2018年05年25日星期五晴
朋友不定期的将好文章分享给我,那就让好的教育你我共同学习。
《给孩子一个好的假定,不要误读他的“动力”》
比如,有些青春期的男生会对社会和他人产生敌意,并把这种力量转向家庭,比如砸东西、推搡父母等。看上去是爸爸妈妈受伤,而实际上孩子受伤更深。内疚感与负罪感会一直跟随着他,将来走上社会,可能更容易卷入暴力。作为家长,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应当暂停,各自保留观点,不要陷入纠缠。
建议家长不要从孩子的阶段性爆发行为中推出恶劣后果,而是给孩子一个好的假定:他是不是在学校不高兴?是什么情绪困扰了他?那么,家长对孩子愤怒、失望的感觉就会有所改变,孩子也会感受到家长的体谅,从破坏性情绪中走出来。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想惩罚他;一种是认为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是的,孩子是必须要犯错误的。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必须允许他犯那个年龄的错误。心理学的“挫折理论”讲述的就是这个古老的命题:孩子不经历挫折是不会成长的。
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听话的乖孩子,心理学上则重视孩子的“动力”,动力弱的孩子不容易犯错,但也不易成功;动力强的孩子容易犯错,但也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