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叫《素锦的香港往事》。书中讲述一个上海叫素锦的舞女为了生计到香港去投奔金主,结果金主生意失败自顾不暇,根本没办法再给素锦和他们的三个孩子提供太多生活上的支持,于是素锦没办法只好自谋生路。素锦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塑料花。
今天去看了《水饺皇后》这部电影,电影里臧姑娘也是遇人不淑,本想和老公在香港过上平淡祥和的日子,哪知天不遂人愿。臧姑娘到了香港找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做塑料花,经历了七十年代的香港偷渡潮和大台风。同样的时代背景和经历让我一下就想到素锦。电影里臧姑娘的故事和素锦的是那么相似,好像素锦的故事被呈现出来了。电影用画面和声光让我在书里读到的细节,让纸张上的文字生动起来。
当时读素锦的时候我就在想怎么没有人把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呢,结果《水饺皇后》就出现了。当然,臧姑娘的故事之所以能被拍出来,是因为她成了水饺皇后,她有了成就,她不仅是打工仔了,她成了打工仔中的佼佼者,代表人物,代表着勤劳致富,代表着在与命运的搏斗中大获全胜。而素锦,只是万千打工仔中一个,故事的最后也是悄无声息地泯于芸芸众生。但她的故事却是更接近于现实的版本,是许冠杰那首《半斤八两》里艰难揾食打工仔。无论臧姑娘还是素锦,他们的故事都让平凡世界里充满血肉和涌动,留下了普通人真实存在过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