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问,聪明的孩子是培养的还是天生的呢?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去给孩子机会,挖掘他们的潜力呢?
今天故事的主角—小明,一个学习三年编程的二年级小学生,他的改变,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教育启示。
01
2018年:从不会用鼠标到爱上编程
2018年,小明5岁,还在上幼儿园。
在许多小朋友还不知道编程为何物的时候,小明已经开始学习编程了。
刚开始的时候,小明还不会使用电脑、键盘,小手就连鼠标都不能够熟练的点击滑动。
可是才上第一节课,小明就展现出对编程强烈的兴趣。当妈妈问他上完第一节课感觉怎么样时,他眨巴着大大的眼睛,狡黠一笑,说:”挺好玩的。”
妈妈知道有戏了。小明学习编程的时间不长,但是进步特别快,在上完编程启蒙班后,小明就制作出了自己的作品。
小明入门作品一
小明入门作品二
小明入门作品三
为什么要让小明这么早接触编程?这背后离不开小明妈妈的用心。
小明的妈妈——陈老师,是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团队导师,带出超过1300位奥数竞赛冠军。
一次赴美学习中,陈老师发现美国政府每年投入40亿美元,在全美大力推广编程教育,已经有超过1200万孩子在学习编程。
教师的敏锐直觉告诉她,学习编程将来是全球趋势。而且计算机科学非常适合儿童教育,它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可以“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的环境。
她认为,编程能够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数理思维,即使小明长大后不做程序员,从小锻炼他的思维能力,对他日后的学习工作也会大有助益。
而小明在接触编程后的改变,也证实了她的想法。
02
2019年:爱上编程,学会思考
跟那些被逼着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孩子不一样,小明对编程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你能够清晰感受到他学习编程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由衷的。
每周五晚上,小明会准时坐到电脑前,主动要爸爸陪他学编程。国庆时,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阳江度假,为了安静特意订了一间不设电脑的客房。
当玩了一天回到酒店时,小明跟妈妈说:“妈妈,怎么没有电脑呢?我的编程课怎么办!”原本想安安静静度假的妈妈,经孩子这么一说,不得不请酒店帮弄来了一台电脑。
很多事情开始时因为新鲜所以愿意尝试,但是能坚持的,一定是出于热爱。
小明在上完入门课程之后,又学了一年的系统课。
一年之后他来到编程,跟老师示范他最新的编程作品时,俨然已经是一个胸有成竹的小小编程师了。
持续的学习,给小明带来的学习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比起一般孩子,小明的思维转得特别快,逻辑性也强,还喜欢探索。
同样的问题他都会去探索多种解决方法,有时候钻研的认真劲儿让妈妈都感到意外。
许多孩子在学习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同一个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都不变,稍微换一个说法,就不会做了;
花了大量时间在学习上,却不见成效,成绩不理想。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孩子对知识没有完全理解。
哈佛大学曾经提出过一个“学习金字塔”模型,学习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两种层次。
在中国小学阶段教育,学生大多数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学校纯粹听老师讲,回家不断刷题,完全没有知识的应用场景,靠死记硬背把书“啃”下来。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只懂得固定的公式,不理解题目背后的逻辑思维,不懂得举一反三。
只能说是学会了,而不是学懂了。
而小明,明显是主动学习的类型,他上完编程课后,还饶有兴致地要教表姐也上一遍。
去年,小明在广州面试了几间重点小学,都被特邀录取了!关注自主招生的家长都知道,现在小学的面试多以思维题为主。
孩子的思维能力突出,学习进度自然快,成绩也不会差。像小明这样的优质学生,在升学中最占优势。
03
2020年:成为小明星,独立学习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三年,小明成为了一名二年级学生,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编程小明星。
在班里,他的数学成绩提升很快,左邻右舍有解决不了的电脑问题,找他保准行;他还在网站上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现在他在空余时间都是独自看书和视频来学习的,很少需要我和爸爸陪同。”小明的妈妈讲述,在学习编程后,小明的独立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强了。
在小明学习编程的过程中,还曾发生过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有一次,小明和在学编程时结交的好友小宝一起玩游戏。可是在玩的过程中,小明老是输,小明就觉得不对劲。
等到小宝上厕所的时候,小明查看游戏的程序,发现小宝果然把自己设置成了容易输掉的一方,于是他偷偷地把那个程序给修改了,等小宝回来继续玩的时候,小宝一下子就输了。
当妈妈听完这个插曲哈哈大笑的时候,小明跟她说,这说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如果你靠破坏规则取得胜利,那么别人也能够做到,到最后,大家都会想方设法偷偷摸摸地破坏规则,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小明的话让妈妈很吃惊,没想到编程竟然能让孩子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此有深度。
是的,编程带给孩子的好处,远不止一些大家肉眼可见的作品、成绩或者一张证书:
制作一个作品,小游戏、小动画,表达想法和创意;
参加比赛,赢得名次,敲开名校大门或获得名企offer;
进行一场演示或模拟,讲解一个知识,解决生活困扰;
想偷懒的时候,编一段代码,制作一个小程序,让人工智能AI或机械臂代劳等。
最重要的,还有思维层面的差异。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每一个新领域都能带来新的知识,学习这些新知识的我们,随着学习时间的深入,也会获得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角度,学习编程也是如此。
编程重在培养孩子高效的问题解决思维方式,包括逻辑思维、编程思维或计算思维等等。
编程通过对个人底层思维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一个人思考、看待世界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引导孩子迸发出许多创造性想法和优异表现,进而决定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人生层次及表现。
▲在学习编程之后,小明成功评优晋级,获得美国编程协会颁发的认证证书
回顾小明三年的编程学习经历,小明妈妈欣慰不已:“感谢编程的课程,不仅让小明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养成了独立学习的习惯,还学会了专注思考数学问题。如果不是编程,真想不到孩子能做到现在这样,我们做家长的也更省心、省时、省钱了。”
从小明身上,我们发现,孩子的天赋,是需要父母给一个展现机会的。
我们有时候很矛盾,盼望着孩子能好能优秀,但学习机会来的时候反而犹豫地推脱:“我的小孩他做不到。”
请坚信,每一个孩子都蕴藏着无穷的天赋,若是给他一个尝试的机会,一句肯定的鼓励,或许就能收获一份超预期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