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爬虫,还是数据分析,还是Web开发,字符串是最基础的基础结构。
本篇文章重点讲解对象,字符串——使用频率最高的数据结构之一【或许没有之一也说不定】
首先来讲一下字符串的格式化方式。
方法1. 使用 + 号
这种是最简单的字符串拼接方式了,如下:
str_a = 'hello'+ 'world'
最简单的加法,就是将两个字符串,通过一个加号 + ,将他们组合起来,然后赋值给另一个参数。
如果是多个字符串需要拼接,直接使用 字符串+字符串+字符串+...
,就不多说了
方法2. %s 替换
这个也是非常常见的,使用%s进行替换,如下
str_b = "Nice to %s"
names = ['elisha','wendy','davis','gloria']
for name in names:
print(str_b%name)
#结果输出
#Nice to elisha
#Nice to wendy
#Nice to davis
#Nice to gloria
这是单个的%s替换字符,如果是多个呢?
str_b = "Hi, %s. I'm %s"
names = [['elisha','wendy'],['davis','gloria']]
for name in names:
print(str_b%(name[0],name[1]))
#结果输出
#Hi, elisha. I'm wendy
#Hi, davis. I'm gloria
效果图:
这里的%s替换方式,不仅仅只有%s,还有其他的一些特定格式,如下表格:
转换说明符,都以%开始 | 输出格式 |
---|---|
d,i | 十进制 |
u | 无符号数 |
o | 八进制 |
x | 十六进制或长整数 |
X | 十六进制 |
f,e,E | 浮点数 |
g,G | 指数小于-4时使用 |
s | 字符串或者任意对象,同str生成的字符串 |
r | 同repr生成的字符串 |
在%符号和转换说明符中间,还可以加如下的修饰符:
-
左对齐标志【默认是右对齐】+
号表示显示数字的正负号0
表示用0来填充空位如果是将字典的值格式化成字符串,则%符号和转换说明符中间可以写
(键)
一个小数点,用于按精度来分割内容的显示宽度
一个数字,指定要打印字符串中最大字符个数,小数点之后的位数;或者整数的最小位数
代码示意:
# 对应第4条内容
dict_a = {'name':'小布','age':18}
print("我的名字是%(name)s,我今年%(age)d岁,且永远%(age)d岁"%dict_a)
# 对应第1 2 3 5 6条内容
float_a = 12.58734
print("%f"%float_a) #12.587340;正常打印
print("%3f"%float_a) #12.587340;最小宽度为3,但是长度已经超过了3,所以正常打印
print("%10f"%float_a) # 12.587340;最小宽度为10,宽度不足10,默认为右对齐,向左补充空格直至宽度为10
print("%.3f"%float_a) #12.587;小数点后的数字为精度,小数点后保留3位
print("%.10f"%float_a) #12.5873400000;小数点后位数不足10,补0至位数为10
方法3. format替换
format函数也非常的强大,简单分类就是字符串格式化和数字格式化
1. 字符串格式化
print("{} {}".format("spbeen", "xiaobu")) # 按顺序
# 结果:'spbeen xiaobu'
print("{0} {1}".format("spbeen", "xiaobu")) # 按位置
# 结果:'spbeen xiaobu'
print("{1} {0} {1}".format("spbeen", "xiaobu")) # 按位置
# 结果:'xiaobu spbeen xiaobu'
上面就是非常简单的字符串格式化的方式,可以选择默认顺序,或者是指定format函数括号内的第几个参数
2. 数字的格式化
数字的格式化,因为考虑到排版、对其、缩进等问题,所以这个知识点,比较的多,下面依旧使用表格展示:
数字 | 格式 | 输出 | 描述 |
---|---|---|---|
3.1415926 | {:.2f} | 3.14 |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3.1415926 | {:+.2f} | +3.14 | 带符号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1 | {:+.2f} | -1.00 | 带符号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2.71828 | {:.0f} | 3 | 不带小数 |
5 | {:0>2d} | 05 | 数字补零 (填充左边, 宽度为2) |
5 | {:x<4d} | 5xxx | 数字补x (填充右边, 宽度为4) |
10 | {:x<4d} | 10xx | 数字补x (填充右边, 宽度为4) |
1000000 | {:,} | 1,000,000 | 以逗号分隔的数字格式 |
0.25 | {:.2%} | 25.00% | 百分比格式 |
1000000000 | {:.2e} | 1.00e+09 | 指数记法 |
13 | {:>10d} | 13 | 右对齐 (默认, 宽度为10) |
13 | {:<10d} | 13 | 左对齐 (宽度为10) |
13 | {:^10d} | 13 | 中间对齐 (宽度为10) |
表格的补充说明:
^, <, > 分别是居中、左对齐、右对齐,后面带宽度
: 号后面带填充的字符,只能是一个字符,不指定则默认是用空格填充。
+ 表示在正数前显示 +,负数前显示 -; (空格)表示在正数前加空格
b、d、o、x 分别是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方法4. f-string 语法
这个知识点,是Python3.6的新特性,所以要注意,3.6之前的版本,请勿测试,因为不支持
先上一个截图:
链接:Python3.6官方文档
相对于%s和format来讲,这是一个更简单、更方便的写法。
因为即使是%s和format,如果拼接的内容很多,则他们两个在括号内,都要写比较长的一串内容。
但是在这里呢,就非常方便了,只要是在字符串声明时,在引号前写一个字母f
,则字符串内的{}
就可以直接写该行代码前,出现过的变量名,非常的方便。甚至是函数名,都可以直接使用
上两个脚本代码段:
int_a = 98
int_b = 776
print(f"a+b的结果是{int_a+int_b}")
# 结果是 874
def accum_to(num1, num2):
total = 0
for i in range(num1, num2+1):
total += i
return total
num1 = 34
num2 = 867
print(f"从{num1}开始,一直累加到{num2},总和是{accum_to(num1,num2)}")
# 输出:从34开始,一直累加到867,总和是375717
效果图: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介绍内容了
!放在最后
如果文章中有什么错误或者建议修改的地方,欢迎留言纠正和回复
如果你喜欢本篇文章,不妨关注一下我们的公众号,每周更新两篇原创技术文档,都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