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我们对《论语》的最初记忆,也是我们在小学课本上就曾出现过的,但我们真正理解它吗?它只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说的那样吗?
可能被误解的“学习”和“教育”的真正含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如果随便在中国问一个路人可能都能答出来
”这不就是老师要我们学习的时候要时常温习自己所学,这样会快乐吗?“
我想说.快乐吗?上学的时候老师说要预习,复习的时候我们都超级排斥的,如果不是为了那考试,何必呢?怕只有学霸的人物才能在考试得高分,又跟身边学渣说”没有没有,我才没有复习呢,哎呀,我都在玩“时有那么一点优越感和快乐吧?
因为”学习“已经根植在我们脑海中就是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就是被迫的,为了考试拿高分,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奔个好前程...那么我们怎么可能体会到孔子在《论语》的第一篇《学而篇》的第一句话的良苦用心呢?
上面所描述的其实都是孔子的语录中提到过的”为人而学“,这是一种狭义的”学习“你为了特定用途的学习,或是为了父母的期望,为了升官发财,或者当一个乖乖顺民的学习是孔子说的”小人之学“是一种气量很小的学习.
孔子更关心你是不是”为己而学“,我们学习为什么不能为了我们自己?即便是满足我们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他希望你以做一个完美的人为目标,有想要“成己达人”的学问.
这不像是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儒家提倡的“已”,更多的是一个社会化的存在.
没有人是一个孤岛,我的存在是离不开其他人的,无时无刻也不在关系当中.所以,儒家思想是让我们扩大自我,成己达人.
也就是《大学》里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
而”时“在这里并不是我们以为”时常“的意思,而是”恰当的,一定的时机“
”习“更多的是一种实践,而实践才是真正的温习.
当你有这样想要成己达人的学问,这个学问促使你不断完善自己,而完善自己到了最终能治国平天下,希望人人安居乐业,国家公平正义,老百姓的生活幸福.
当你能有这样的机会,这样恰当的时机能够实践这样的抱负时,你怎能不快乐呢?
你看到这里或许会想,这样的志向也太远大了,不适合我这样的普通人.
我想这就是孔子能称为一代圣人的原因吧,而他的弟子三千,最出名的子贡不得不说继承了他老师的教诲.他以言语闻名,善于雄辩,口才特别好。而且特别会做事,曾担任鲁国、卫国两国宰相。他还善于经商,曾经在曹国、鲁国两国之间,赚到千金,是孔子弟子里的首富,经常用银钱奉养老师。所谓“端木遗风”就是说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孔子骂得最凶的也是他,而他却为孔子守孝了六年.世人都想成为的成功人士的模样,那成功人士本身追求的是孔子的教诲,如果只是在追求名利的路上做一些违背道德原则的事情,这样的人只能被称为“小人”,这都不能被称之为理想.
我想如果我们何曾不是年轻时曾想有过远大的抱负,当我们认识到自己也许不过是一个平凡人的时候,也可以有这样高尚的情操,能成己达人,对孔子他老人家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我们这个年代如何定义“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果我问你如何定义“朋友”,你会怎么说?
既然“学“的定义可以如此广阔,那么”朋友“又何必受到地域,文化,种族,性别甚至是时间的影响呢?
哪怕你是读到了一本书,听到一首歌,观看了一个视频,作者就像是通晓了你所有的想法却能精确而细腻地表达出来,你觉得精神上与他相通了,你可不可以认为他是你的”朋友“?
茫茫人海之中,居然能遇到和自己有相同志向,相同理念,相同想法的人在一起努力,一起相互学习,他在互联网时代,甚至都不需要真的从“远方”来到你的身边,因为世界互联后,又怎会有“远方”呢? 那这怎么能不称之为一件快乐的事呢?
而后面这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更像是描述孔子自己.
当你有这样的才华,气魄和志向,人家却不了解你,也不给你机会去发挥,你能做到不生气,不杞人忧天,这难道还不能称之为“君子”吗?
孔子作为大教育家,一直主张“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而孔子被收为语录的《论语》其实也是他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的弟子说的话,甚至会有专门的场合.但是他之所以能称为经典,就是因为即便是把这些话放到现代,你也丝毫不会觉得落伍或者缺乏道理,因为他道出的都是一些能融会贯通的道理,依然能隔着几千年与现代对话,给我们现代人启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