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历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像是湖塘水四季里的深深浅浅,雨天的盈满,旱天的龟裂,是随着经历和观念的成长而不断沉浮的。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刚识字时是如何一番碰笔的懵懂了,但从我母亲在亲朋好友夸耀我学习时,总能插上那么一句“我女儿三岁的时候就能用粉笔写出全家的名字了”,我揣测我的“写”的源泉大概是从“家人名字”里喷涌而出的。后来识了字,开始学写作文了。现在回想很是神奇啊!那个时候小小的我究竟是怎样让我的想法跃然纸上的呢?是怎样用一个个点,一个个圆,那些民族智慧的结晶把我的“写”串联起来,让别人理解我的思考的呢?我只知道在语文老师一遍遍的“就这么写咯”,“就这个意思啊”的训导下,就拿起笔刷刷写了。打造好精巧的结构,把那些前人妙笔生花的比喻啊拟人啊抄下来搬进自己的文章里,这么一套下来也足以应对那些卷子上的传统的老话题了。我的文章还能在班里当做模范呢!
于是就对自己的文笔有种骄傲感了。因为一贯机械式套用的成功经验已经在我心底下了定义:好的文章或者别人觉得的好文章就是一段段唯美精辟的词藻堆砌起来的。就像砖墙一样,我连自己的墙修附到别人家的房子去了都还迷迷糊糊,居然还兴致勃勃地冲着他人的房子投去骄傲得意的目光。直到高中议论文的一声棒喝,毕竟是要高考的,那些砖墙成了废墟,我不得不死记那些名人名事了。
开始是一种什么存在呢?是第一次么?第一次认识某件事?第一次做某件事?比如生命的开始是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的哭哇,比如死亡的开始是两片眼皮沉重地盖上,没有了心跳的咚咚声,一切归零。有些开始我们很难去追溯的,比如历史的开始,久远的历史肯定是超越了历史书上的千万年前的。比如四季的开始,我们也难以估摸什么时候是第一朵花开,第一片雪飘的。我体会过的开始中,有着“那时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那《情人》凄美的开始;有着你“你能给我画一只羊吗?”那《小王子》童真的开始。难忘杰克抢过船票,满心欢喜奔向那命运的爱的邮轮的开始。也难忘哈利.波特推开窗子放出白鸽,乘着魔法的梦的翅膀的开始。当然“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是一种悲壮的亡国之始,“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是一种难舍的离别之始。纷繁复杂的开始中,有美好的,让人憧憬的;有可怕的,让人拒绝的。我很高兴能有许多美好的开始,虽然不一定会随着这么美好而永远美好下去,但应该感谢,那些至少在人生的某一刻,或者快乐的时刻,或者悲伤的时刻,带给我们欢喜和抚慰的美好的开始。
始终相信着世间美好的存在,所以始终恰逢和创造着美好的开始,因此来到了简书。和简书的相遇本是在高考完后的暑假里,那时趁着年轻的热闹,凑够一帮好基友到处撒野,偶然下载了简书,却没了看文章和提笔写字的心境。就算想记录什么也会马上被狂欢的呼声冲散,满脑子“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对大学那神圣殿堂充满幸福的期待。不久简书就如风吹沙般从手机桌面消失了,不着一丝痕迹。可是夏花褪去了炙热,银杏叶黄了一地,妖风吹过每一层树叶里的飒飒声,糖炒栗子使整条街香起来。我想在喧闹的人流里拿起相机把他们匆匆一瞬保留,我想在呼啸的夹着雨的妖风里画一幅整个天地被搅拌机,变得迅速变得迷蒙的立体画。
但不能,我是不敢顶着他人怀疑的眼神而冒进的。对一个羞涩内敛的人来说确是如此。这时我又想起我的笔了,还有枕边歇着的一妥寄寓着哲思,历经墨色的熏陶而沉淀着古色古香的书籍。我应该写,把我的孤独写下来,把我的快乐写下来,把我的一腔孤勇写下来,把我的愤愤不平写下来。那承载中华几千年文化的文字啊!它让我们民族的历史流淌成长河,让白天的太阳,夜晚的流光,筑成民族的永恒。 所以,简书,成为我的新的开始吧!为了文字而创作的开始,为了创作而创作的开始。我希望我的文字成为我的笃信,我的生命能因着小小文字的托承而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