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因为越来越懒得出去社交,还是因为越来越喜欢电影这种表现形式,今年大概是我进影院和在家观影次数最多的一年,大概看了130部片子。
总结了下自己的年度十二佳影片,发现大都是在加班的路上、失眠的深夜看的,而花钱进影院看的片子统统被排除在外,不禁有一点郁闷。后来一想,年度十二佳如果全都是在电影院看的,那我的品味也太差了,顿时豁然开朗。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基本都是在哔哩哔哩上看哒~
我大学学了四年自动化,印象最深的一个词就是“反馈”。一个自动调节系统因为各种外界刺激做出反馈,实现运转。
而这个故事中,我觉得男主角就像一个能够精准接受外界刺激并做出反馈的机器一样,不断探索着,走向那些旁人想象不到的领地,故事发展到最后让人毛骨悚然。
《危情十日》改编自史蒂芬·金的惊悚小说。
我曾经听到过一个关于史蒂芬·金的段子:西方平均每个家庭都必备两本书,一本书是圣经,一本书就是史蒂芬·金的小说。对于惊悚小说爱好者来说,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闪灵》《迷雾》这些改编自他的小说的片子,都取得了很大成功,《危情十日》也不例外。看过此片后我只想说,下雪天千万别开车走山路……
又名《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
有些日剧讲人性、温暖或搞笑,整个电视剧中可以不出现接吻镜头,比如堺雅人演得《Dr伦太郎》;有些电影讲音乐和爱情,整部片子的重点也可以不放在爱情本身,比如这部《BeginAgain》。反观国内的电影和电视剧,讲个《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我以为是奋斗局,结果都是激情戏……扯远了。
这部片子中我最爱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有那种“一群人努力做成一件事”的感觉。导演之前的作品《Once》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感觉告诉你,爱情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别把它看得太重。
看看这魔性的海报,你就知道这部片子一定是个脑洞片。
整部片子充斥着荒诞色彩,不论是人物设定,还是剧情走向,都透露着一种诡异的调调。
有段时间在读王朔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和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对“恶意”这个概念有了很大的感触。然后再来看《狩猎》这部片子,由一个无法言明的误会开始,发展成了在人们心中无法挽回的局面。我一直觉得,“恶意”让人最难熬的不是其明确性,而是其概率性。举例来说,如果某人对你有明确的厌恶之情,你至少可以忽略他,或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如果在某一种情况下,大众中的某些人对你产生了恶意,你将防不胜防。
《末路狂花》本质上是一部讲女性解放的片子。随着故事的发展,两位美女身上的女性特征越来越模糊,抛开的世俗枷锁也越来越多。最后一个镜头太美,泛起一身鸡皮疙瘩。
有人说这片子讲的就是一个意思——婊子配狗,天长地久。但从头看到尾,我怎么觉得男主一直被女主玩弄于股掌之间啊。我想结婚或谈恋爱超过三年的情侣看了这部片子应该更有感触吧,除了精彩的剧情,故事的起因也许更值得人们深思。
在网上这部片子被标记为“科幻”“烧脑”等标签。关于结尾的探讨也非常多,但给我最大震撼的还是,原来电影还能拍成这样。看过这部片子后,经常和朋友开玩笑,你还是昨晚的那个你吗?
无人瞩目的老师,犯下错误又老年痴呆的外公,卑微到地底的少女,自杀的女学生,还有一个背负着痛苦记忆的男主……
无助的、失去希望的角色,弥漫着的绝望气息,让这部片子成为我看电影以来哭得最惨的一次。
这三部我要放在一起说。
如果让我挑一个最爱的导演,那一定是理查德·林克莱特,感谢他为我们带来这么美好的横跨18年的电影三部曲。同时也感谢伊桑·霍克和朱莉·德尔佩从1995年的第一部一直演到2013年的第三部。
从初次相遇的怦然心动,到擦身而过的无奈后悔,再到相濡以沫的真实生活,他们用18年告诉我们,爱究竟是一时冲动的产物,还是一种持续的感情;激情退去后,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共同的生活。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三部曲就可以回应《消失的爱人》中提出的问题。
我的影评:http://www.jianshu.com/p/07a16c809a91
我的影评:http://www.jianshu.com/p/094849bb291e
以上总结全属个人喜好,此外还看了些被广为膜拜却让我不明觉厉的神作,比如《2001太空漫游》《妖夜慌踪》《穆赫兰道》等,在此也就不作评价了。
回头看看自己的观影历程,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看电影的感觉,当灯光暗下去,音乐响起来,屏幕上闪现的色彩是如此打动人心。新的一年,希望可以继续迷失在这迷人的影像声色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