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日更要是没想到写什么主题的话,就喜欢写写读书笔记,因为,写读书笔记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看过的书就不容易忘。
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里回答过,好的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2、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3、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
再对照自己写的笔记,实在是太平庸寡淡了。平时自己写读书笔记,有点像小学生写读后感一样,就分三步走,先写写书的内容,然后再写自己的感想,最后就是摘抄书中的精彩语句。
万老师指出,好的读书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因为读书笔记的一个重大作用是给自己日后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提供方便,直接看笔记就可以。
“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这里的逻辑脉络不是内容提要,而是我们理解整本书的精髓,只有把所有的章节串起来,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写读书笔记应该是把一本书由厚变薄的过程,用自己的理解写下章节的脉络,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整本书,才不至于看不懂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以前,我理解的亮点就是金句,其实这太片面了。其实故事也是书中的亮点,好的故事是有很长生命力的,以至于我们不得不以笔记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据为己有。一方面,以后自己写作时可以用;另外,通过好故事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好的笔记就需要把故事带走。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这点是自己在看书时做得最好的,现在的读书类App都特别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一段写到你心坎里的话,不可能无动于衷的,随即就想写下自己的想法,生怕不马上写下日后给忘了,不想错过读一段好文字产生的灵感。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读书笔记原来还可以有这个环节。随着资讯的丰富,我们可以读的书越来越多。读书越多,你就会发现书和书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写读书笔记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善于发现书之间联系,让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增强,笔记写得越多,敏感度就越强。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读书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就是随便写一个读书笔记,对自己都是有帮助的,至少它加深了阅读的记忆,这种个性化的写作,是对自己个人知识的延伸,与文笔无关,只在乎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