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已经合上书本良久,也依旧难以合上《文化苦旅》对于我心灵上的震撼与感动。
它不愧是我从几年前就心动不已的书。
或许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经久不散的熏陶也就是在这样一点点心灵的悸动里实现的。
越长大,喜欢,就越不易。
因为越长大,就越能听到一些流言蜚语,一些不赞同的声音。
很多时候,我都不敢再说自己喜欢这本《文化苦旅》了,只愿在夜深人静,在心里默默的回味一下曾经初读时的苦味。
这种不敢,也常常是可悲的。
害怕自己与同伴间的格格不入,
害怕自己的喜欢不合时宜,
有时候也常常会想,什么时候喜欢也变成了一件需要犹豫、斟酌和挑选的事情了,它难道不该,是一种情不自禁?
隐隐有些类似的是,先生后来修订本(30周年纪念版)中的前言也曾提及《文化苦旅》在诞生之初便给先生带来麻烦不少,积年累月,饱受污蔑。
直到最后的时间证明了一切,外出旅行的它归家之后,犹如“浪子未死,气场未绝”“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
而我仍然感谢这本书,它给了我最初的文化启蒙,它也以最温柔、最触动人心的方式,点亮了我小小的民族情怀。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散文集,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阅读《文化苦旅》的过程,也就是灵魂漫游的过程,仿佛能通过作者通透的文字,触碰到中华民族沧桑的历史,好像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真切的明白了,何为家国,何为文化,何为中国文脉。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而最令我多情,进而感到沧桑的,不是阳关物是人非的凄凉,夕阳西下中轻轻的寂寥的慨叹;不是楼兰古城曾经的繁华却在不经意间毁于一旦的悲哀,虽然这些都足以让我为之慨叹为之苦涩,但最令我扼腕,遗恨,甚至落泪的,还是那莫高窟门外,朔风凌冽下,道士塔前,中华文化的浓重叹息。
那个身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那个时代里随处可见的中国平民王圆箓,发现了一个与他极不对等的蕴藏惊人的藏经洞,这样巨大的落差,竟牺牲了中华文化的瑰宝,莫高窟文化。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王道士或许不明白,他当时在他手下任由他肆意涂抹,堆砸的莫高窟,他无意间挖开的一个满满实实的藏经洞,却是一门永久性的学问,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
糟蹋,肆意的糟蹋,送人,随意的赠与,在千年未有之变局动荡之时,在中华民族遥远的童谣“甲骨文”被挖掘出来几个月之后。
怨,何尝不怨,他的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劣根性,难以摆脱的小农思维,恬不知耻的卖国行为,他的无知,他无知所带来的可怕无畏……可小小一个王圆箓,抗的起如此浩大的民族文化之殇吗?他上报了,可是无人理会,就算有识货的官员,也因为小小的运费原因而置之不理……
太多的巧合,凝成庞大的苦涩,划出一个古老民族汩汩流血的伤口。
余秋雨先生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有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合上书本,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再抽出身来,却依然还要前行。
继续旅行吧,努力让自己与这中华的文脉靠的近一点,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得在路上。
万里蹀躞,也以此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