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为什么可以成为一名作家,因为喜欢写作的人真的大多数都非常细心,也会特别留心生活的一切,人、事、物,无一例外,大到大千世界,小到一小水滴甚至一粒尘埃,毕竟作品都来源于生活。作家们的耳目身心更多的是感受与体验,懂得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乐趣,也就能把生活微小的点滴用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描述下来,成为自己笔下的一篇文章。不管别人家的剧本如何,自己就是自己剧本里的主角,亲身经历总归与别人写出来的剧本更加耐人寻味。
有一次,我替单位去送材料,那时自己的一举一动,那个场景,直到现在仍记忆犹新。
走上楼梯,整栋楼回响着我鞋子的“嗒嗒”声。上到顶处,从楼梯这头看过道的那头,过道很安静,宛如一个安静的少女。因为接收材料的办公室还没开门,于是便在一旁等候着。站在这栋楼较高处,侧边的窗户半掩开着,风不停的灌入整个过道,拂过我的头发,舒服、柔和。走近窗口静静的凝视:远处有高矮不一的楼房,在众多矮小的楼房中,一栋二十来层的高楼耸立其中,显得尤为突兀。电线、天线横穿各种楼房之间,相互缠绕,纠缠一番。时下是即将上班时间,低头看,私家汽车一辆跟着一辆或停或寻找车位停放。对面是县审计局办公楼,大部分办公室门已经敞开,尚在紧闭状态的应该是存放档案的办公室。放眼望去,对面的三楼来了一位男士,正用钥匙开着办公门,走了进去。与此同时,审计局办公楼后面私人房屋的楼顶上,一位女士正抱着小孩走来走去,哄着哭闹不停孩子。一只鸟儿在空中展翅飞过,树叶随风摇曳。各种声音响起:微风拂过我发尾的声音;鸟儿叽叽喳喳地鸣叫;飞机“轰轰”地飞过;房屋敲打“叮叮当当”声。那个早晨,我竟然会停下来留意这个场景,并把它们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才有了以上这样一个文字描述。你能想象得出这样一幅画面吗?
那只是一个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早晨,和平时没什么两样,算不上多美好的一个早晨,但就是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早晨,让那时的我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们都静下来问一问内心的自己:你有多久没有留意过身边的事物了?
我是每天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着。工作的时候,低头沉浸在各种计划、报告、自查报告、汇报文字堆里,喝口水或是已经打好的早餐都忘记吃了,有同事来寒暄,连抬起头与同事们寒暄的时间都没有,纠结、徘徊、踌躇、不知所措伴随着工作的增多油然而生。回到家里,扒了一口饭就整个身儿瘫痪在床上,还是家里的床舒服,玩一会手机又到该午睡的时刻。开着强度最大的风扇吹着,风扇呼呼地转着,紧闭窗门埋头倒睡,中间迷迷糊糊做着分不清虚实的梦。感觉熟睡并不久,手机的闹钟就“滴”“滴”“滴”响起来,会迷迷糊糊按下闹钟再继续赖个十来分钟,再恍然一间看一眼手机上的时钟,意识到快迟到了,立马从床上跳起来,一条龙服务:洗脸、刷牙、涂护肤品、穿鞋子、拿包包飞快出门,飞奔似的开着小电驴,“嗖”的一下便踩点赶到了办公室。
有没有觉得我或许就是异世界的“你”呢?
虽然每天停不下来的生活也算充实,晚上也不会干其他事情(大部分是躺在床上晾干尸体,一动不动,什么都不想干),整一天竟然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感觉时间都被浪费掉了。那年一个友人的生日,与另一个朋友讨论买什么礼物给友人比较好。个人觉得,封个封包心意到就好。而朋友给友人买了一束精致的花。对比之下,瞬间觉得自己的生活确实失去了该有的仪式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生活没有了仪式感?是机械地忙碌吧,是不懂得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美好的瞬间,是只顾着埋头苦干不会抬头看看外面的世界,是那一颗没有妥善处理好的内心。
感觉又循环到以前某个时刻。如今的自己,不会主动过问朋友的生活如何,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懒得过问。房间里的东西反复整理了又整理,很多东西不要的、看不顺眼的、多余的,扔了又扔。而不舍得丢弃的依旧还在原地,等待着下一次看不顺眼、不值得、不需要的时候再次逃不过被丢弃的命运。你连自己的内心都处理不好,你怎么会懂得生活。你连放慢脚步去发现生活的美好都不会,你怎么会对生活有所期待。
再过几个月,高考准备到来了,从高中毕业恍然竟已经快九年了,时光确实经不起浪费、经不起挥霍、经不起无视。与其仍在原地踌躇迷茫,不如醒来多动动脑子,留心生活,留心父母,留心关心我们的人与事,放慢脚步,放慢自己内心的焦灼与踌躇,认真踏实的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