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索然无味,突的想看点文章,伴着这沉沉的夜色,伴着那一星一月的撩拨。
也许,夜深人静,无眠人,最适合与文字相伴,可惜,条件有限,无法拿一本书籍,在青灯下慢慢的铺展,轻碾一下书角,那里有一个顽皮的弧度,那是翻看后留下的痕迹。
不过,没了实体的限制,去了某个平台,翻出了很久以前,某个失眠的夜中浏览的题刊,那是我收集的最杂的题。
会有诗词,从卞之琳到苏轼,我喜欢带着故事去读诗,或凄美或孤独或开怀或杀伐。小可小桥流水,大可胸怀天下,不在意格局,只看意起心动。
会是散文,短片的散文总是让人觉得温暖和遥远,也许在那彼方,有一个人在看着天空,写着远方,那是一场梦。
还有小说,《解忧杂货店》中一个小故事,东野圭吾,算是我非常喜欢的作者了,解忧杂货店又是较为喜欢的书籍之一,它的逻辑,故事,真的非常棒。重读一次,依然会让人触动。“心,一旦离开了,就再不会回来。”我不知道何处,何时,但我知道我曾看到多次。
没有什么特定的思路,没有什么限制,随着心情看书,也许只会是一页,也许又是半本,只要找到自己想要的,即使只是一种感觉,便已经足够。
轻抚了《活着》中的几处场景,我知道,如此的夜晚真的不适合读《活着》,压抑,感觉像是被人扼住了咽喉,无法呼吸,我以为会在结局的那一页复苏,可我还是错了,最后一个场景,最后一句话,带来的不会是救赎,而是一场安静的斗争。
最后看了一点点中庸,我想我一定疯了,大脑浑浑噩噩的时候,去读如此正经的书。第一次接触中庸是初中,出发点就是某人说中庸之道害了多少人,后来才知此中庸非彼中庸,《中庸》确实对后来的我有不小影响,虽然没有通读,亦未曾深衍。小诵几句,便是千言万语。
深夜读书,最惧风来,搅乱了漫漫黑夜中飘荡的思绪,拨弄了许久未曾颤动的心弦。
没有素纸本,不支青灯盏,钟摆轻点,滴答,滴答,也许,夜晚才是最欢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