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纷呈,多彩,只要有心,何处不是风景,不长见识!
知乎日报有一篇文章《A4纸,谋杀案和囊括宇宙的数字》儿子说“看得津津有味!仿佛回到小时候看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的时候。”于是,我也好奇的看看。
文章从前一阵网络上晒A4腰说起,嗨,A4腰,还是有点儿知晓。然后问A4纸为什么是210*297?这个尺寸也是知晓的,经常用A4纸。但是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不是整数的尺寸呢,不知你有没有想过?
数学无处不在,这个可不是随便定的。于是文章详细的进行了解读,也有些无聊。第2部分“第一次数学危机”故事在,趣味些,但是也残酷些,有标题中所示的谋杀案,只是往下读着读着,是数字的演算,而关于“细思极恐的无理数”和“更怪异的超越数”更多的数学语言,更感高冷了。可侄女说,很好看。看来不止是喜好,还有智商的差距在呢。
前不久,看了《爱乐之城》,网上也是一片欢呼。影片说的是在片场打工却一心想成名的女孩和固执地守护着爵士乐、却很失意的钢琴家,在流光溢彩的城市里相遇、相爱、一起为各自的梦想奋斗。
开头是很欢乐的场景,看到最后有点儿堵心。他们都成就了自己的梦想,遇见了最好的自己,然而最后的他们也只是相视一笑,彼此的爱恋已是远离。有人说,看影片哭得一塌糊涂,我是一个比较容易入戏的人,却只是有点儿堵心而已,是相对于喜欢中国人表达爱意的形式,而对于影片用音乐和舞蹈体现的无力感?抑或是对人物历练在影片上展现的认同深度不够?毕竟有那么多的奖项给予这部影片,我想我还是浅薄。
那天,书记问我,你看过刘瑜的书吗?看过,我回答。她说,那么你知道《愿你慢慢长大》,写给她女儿的信?这个我似乎没读过。她说,电视上有一档节目《朗读者》最近挺火的,有刘瑜文章的朗读。我知道这阵子董卿主持《中国诗词大会》的表现,观众很是佩服其文化的积累,而董卿首次转型制作人并主持的《朗读者》更让人刮目相看。但是我没有看过电视节目。尽管每天一早,他就打开电视,于是,我就走过路过听些新闻。每天下班电视也在播放,于是也有新闻时有入耳。有时会看些他选择的记录频道,仅此而已。业余时间大多在手机上闲逛。
“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尽我们所能去做情感类的一种共鸣,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一种认知和最温柔的一种记忆。”《朗读者》挺吸引我的,择日定然得一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