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出自《论语》。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是这样解释的: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此章远近有两解:一以地言,人之所履,容足之外,皆若无用,而不可废。故虑不在千里之外,则患常在几席之下矣。一以时言,凡事不作久远之虑,则必有日近顷败之忧。两解皆可通。依常义,从后说为允。惟所谓远虑者,乃正谋,非私计。如古人戒蓄财多害,蓄财似亦为远虑,实则非。
先生说:“一个人若不能有久远之虑,则必然有朝夕之忧。”
我们如今的远虑大概都是为私计,为蓄财,正是古人所戒吧。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也有对这句话的讨论:
问:“孔子所谓远虑,周公夜以继日,与将迎不同何如?” 先生曰:“远虑不是茫茫荡荡去思虑,只是要存这天理。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若只着在事上茫茫荡荡去思,教做远虑,便不免有毁誉得丧,人欲搀入其中,就是将迎了。周公终夜以思,只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功夫;见得时,其气象与将迎自别。”
毁誉得丧,正是人欲私计搀入其中。阳明先生讲存天理,就要去掉这些私计,所虑只是致良知。
我们想要生活的更好,似乎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谋求私利,我们希望有道德修养,我们也希望生活的条件更好,可是这精神的要求与物质的要求是否如此矛盾呢?
想起仓央嘉措的一句话“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