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授《澳大利亚》这一节课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之处在于:
1. 在讲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时,充分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气候分布等,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2.采用“描轮廓—填地形—析气候”的递进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效果较好。 3.播放短视频,例如悉尼歌剧院、大自流盆地,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澳大利亚的人文与自然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学生对“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理解停留在记忆层面,未能深入分析为什么澳大利亚有这么多古老生物?
2. 对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分析不够透彻,学生在分析“混合农业带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时,容易混淆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3.在讲解矿产资源与经济部分时,并不能深入讨论为什么澳大利亚能成为矿产出口国?多数是我在讲授,学生没有深入了解。
改进方向:
1.可以用动画演示大陆漂移,加深理解澳大利亚为什么动植物众多。
2. 增加案例教学,强化人地协调观,可以引入“澳大利亚山火”“大堡礁生态保护”等案例,讨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可对比澳大利亚与同纬度其他地区,如南非、南美的气候差异,强化气候对农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