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壹贰叁,一个喜欢偶尔写文的凡人,这篇文章是我最近才想起来写的,原文在他处,现录于下。文中观点,仅做参考之用。
最近抽空重新读了一遍韩寒的《长安乱》。
韩寒是我年少尤其喜欢的一个作家。他的小说,抛开故事情节不谈,单论讽刺、老练、幽默的文笔就能胜过绝大多数作家。而他的杂文,犀利、深刻的观点又总能让人读完有醍醐灌顶之感。
他给我的感觉,是浮在水面上的鲁迅、米兰昆德拉和刘瑜。
而这本书,是他所有作品里,仅有的一本武侠风格的小说。全书洋洋洒洒,诙谐辛辣,借古讽今。这本书情节也较为简单,甚至可以说没有情节,一句话便可讲完——一个名叫释然的少林弟子和女友喜乐骑着驴子入世。
年少初读此书的时候,常为书中的语言忍俊不禁,也为书中独到的观点所折服,比如“不统一是外乱,统一是内乱,人心乱,有什么办法。”
此番重读,陡然发觉此书无论是情节还是观点,都类似于一段圆木的横截面,作者倾向于只让你看见横截面,而并没有向你展示出这方圆木的源头与去向。
用作者的话来说,这段横截面叫时空。
释然的师父曾言:“时,空皆无法改变,而时空却可以改变。”
而在汉语释义中,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概念,是存在的基本属性。时空是他们的简略集合名词,也就是说,时空也是无法改变的。
但此书所言的改变,是站在哲学范畴上的,这里面包含了另一个东西——人心,或者说人的自我认知与觉悟。
让我们再回到此书的情节,一个叫释然的少林弟子准备入世,我们看看开头:“我出生未知,父母不详,却不知为何有一个师父。我从小受困,四面高墙,一样不知为何。”
这句话点明释然长于少林,却未必生于少林,书中交代是上一代通过翻阅古籍找到了他。释然天赋异禀,是类似于《黑客帝国》尼奥的存在,The one。
看过《黑客帝国》的大致清楚,尼奥只是“救世主”其中的一个轮回体。而回到此书,韩寒此中的安排,也在点明释然也是宿命论式的轮回体。
他的上一代,就是天下第一的杀手剑客——无灵。
释然入世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也就是要找到无灵。他见到长安的热闹非凡,见到雪邦经年积累的白雪。见到因为“瓜”贵还是“兔子”贵而争吵的众生。也见到自己手执天下第一兵器杀人时的内心。
一路蹉跎,在喜乐自杀后,他终于见到了无灵。
但此时的他天赋不在,轻易被无灵夺去了兵器,轻易在另一个自己的面前败下阵来。
因为相较于无灵,这里的释然多了一点东西,这东西叫世俗,也叫杂念。
释然为什么多了杂念,因为他和我们一样,需要经历见天地,见众生后,方见自己。
释然要清醒地认知自己,找到自己,得首先立于天地间,然后学着入世。而入世的本质是什么?
是置换!
韩寒在《长安乱》的后记里提到,书中的事情应该是没有结束的。换句话说,这是一本未完成的书,如同我在上文提过的一段圆木的横截面。
因为全书写的正是一种置换的过程,用天赋换平庸,以卓绝置安稳,任牺牲求苟全。
它是一个人对一方天地的求索,对蹉跎尘世的叩问,对漂浮己身的探寻。这求索、叩问、探寻从来都是动作,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它如同朴树的那张专辑《我去2000年》一样,是一次去往千禧年的飞行,是对迷茫与深渊的一次勘探。但是去到千禧年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韩寒虽然写的故事架构在古代,但是书里的主人公其实就是他自己,也是我们每一个人。
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身旁年长的其他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一辈辈在迷茫与求索中长大,像模板一样批量生产。偶尔越轨想做点喜欢的事情,便会四处受困。
出校门后,我们又被迫融入职场,走上酒桌。学着去当一个从容不迫的大人。用脸皮换食物,以健康谋升职,牺牲自我成全团队。
我们随意的把自己椰子状的心交给任何人任何团体,却唯独不交给自己。
可是假使有一天,我们遇见了2030年的自己,他会对我们说什么。
又或者换个角度,我们回过头去,遇见了17岁的自己,我们又该对他说什么。
可能什么都不会说,因为心再乱,终只有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