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需要写一点文字,来抚平内心的空虚。此处的空虚更多的是指一种状态和感受。
时间不加以提示在举手投足之间逐渐流逝。它变得也来越稀薄,也越来越空虚。
这不禁让我想到天空外的世界也是如此浩大,但也是空虚的。现有的理论也在告诉我们这世界曾经是多么拥挤,可它一旦膨胀开始,愈加空虚了。
随着年龄的成长,愈发觉得这种不可逆的宇宙客观规律推着每一个个体,渗透在我们每一粒细胞之中。诞生、膨胀、消亡。时间在生命的长河里渐渐模糊,以至于猛然间让人诧异。
记得告诉过一位姑娘,这也是除过写出来而唯一一次告诉别人这样的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此刻,你把当下记下来,称作为“节点”,此时便需要环顾四周,记下所处的环境,心理感受,然后在心里默念,便可能记下来了这个“节点了”。也许过了一周,也许一个月后,甚至更长时间,你会忘记这档子事,某一天不经意间,熟悉的场景,或者单纯的脑中闪过上次的“节点”,恭喜你获得了第二个“节点”,便是记起上次节点的当下。多加练习,便可能在重要的时刻开启这样的“节点”,在未来某个节点你甚至可以回顾这一生?或者是这半生?
这个游戏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产生美妙的感觉,让我觉得我和时间是朋友了。也许此处的时间朋友正真面目是过去的自己,也算是能够宽慰自己了。
这个游戏起始于刚上小学的时候,刚刚进城,没有朋友,看不清未来。记得每天都要唱“一个芝麻康,不知我真心”,很多年后我才知道是“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记得在城边租的房子,下午放学回家透过那扇简单的木门,还能看见日落,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房子外的电线位置会在门框的一侧,火烧砖的缝隙上产生变化。时有时无的注意这种变化。节点游戏便这样诞生了。
随着年龄的变大,节点越来越多。但要做的事情仿佛从来不会因为你做了而减少,反而也越来越多,被生活的需要,抑或是烦闷虚掩着,10天,30天,100天忘记储存节点。好在节点不会减少,但有意义的便不见得会越来越多了。
人只是在时间长河中的一瞬,这一瞬又有多少人曾经拥有过时间。如此多的人经历过的时间,斗胆一加也敢能和时间长河一比了。可是,这些时间如同这世间的客观规律存在般,它们大段大段的都是空虚的。这倒不能说他们全无意义,就如同DNA上的基因只占一部分,而那么多的非基因片段仍然发挥着它的价值。
向前走是不可能逆转的过程,这也造就了时间的稀缺。每一个人对于时间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对稀缺的发现时间也不尽相同。同时,时间也在极力阻挠你发现这一点。这也能很好地说明,为什么当你发现这一点时,如此的钝化,亦或是木然。
此刻静静一想,阻挠自己认知这一点的也许不是时间。
这也包括人对每一段时间认知。有没有记起小学对于时间的感受?上不完的课,漫长的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而如今一恍惚也许大学就过去了,一晃一年工作又结束了。
好了,不写了,达到我抚平“空虚”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