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見
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写,是一件幸福的事。
那意味着,每一天都比昨天过得有意义。
印象中喜欢上写作,是在高中二年级。作文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极大地满足了内心的虚荣心。
也正因为此,才更加拼命看书,试图让落后的才华通过后天的努力追赶上。
直到高三,语文老师青睐一个人的方式,变成了直接替你报名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可想而知,诚惶诚恐,惨遭淘汰,写的不知道什么狗屁东西(虽然在当时看觉得还不错)。
逻辑不缜密的缺点,似乎就是在那一次暴露无遗。写作带给我的骄傲,似乎也在一次剧烈的打击面前无声溃败。
忘了说,高一时候的语文老师,是一位知识渊博极其知性的特级女教师。但就像小说里写的,教学水平的高低,有时候并非是衡量某些事物的根本。
我高一时候的作文水平,始终未能入她法眼。
文字,是需要慢慢琢磨的。
会写东西的人很多,只要会写字,基本就能凑出一篇文。但行行都是内行看门道。
文字水平的高低,是能听见的,每一个字词的组合排序,换个位置,意境就截然不同。而且,有的文字不仅会说话,还会变成图像,成就各种与美有关的想象。
不久前认识一个老师,他写字随心。酒后豪情万丈,亦可柔情似水,有时候飘逸俊朗,有时候才情漫卷。
看他写诗,是一件享受的事。
也就是几个呼吸的瞬间,他已在脑海中打好草稿,下笔如有神助。他敲击键盘的双手,就像在弹奏一曲美妙的钢琴曲。
我从未见过一个人写字如此从容潇洒。
他是在和文字聊天,有时候叫他们回来喝茶,像个老友,一起听听纸上的律动。
受他影响,我开始把写字当作一件不那么难受的事。
我深知日更的苦累,也明白有些人为什么中途放弃。
会重拾的,迟早有一天会回来,因为他心底从未放弃,只是以另一种心态崭新回来。
不会回来的,就让他随风去吧。
字里行间,都有它们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