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独居老人的独白
这位社区的独居老人我们就称他为“邹老”,邹老系某工厂绘图工退休,已年届八八。明天就要住进养老院。
进养老院是邹老自已的选择,趁自已身体还行,头脑也还好,早点打算,选择的范围要宽泛一点,不过他舍不得社区和街坊邻居们,舍不得他和妻子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屋。
邹老的妻子已离开他有五年了,在查出罹患肺癌并接受手术后,奇迹般地又陪伴了他整整八年后走了,“大病致贫”邹老家被整得“一贫如洗”了。邹老开始了五年的一人世界,他和妻子膝下没有孩子,好在他弟弟家有三个孩子,对他还是很照顾的,社区志愿者和街坊左邻右舍经常嘘寒问暖,上门幇衬做些事。这次养老院也是邹老的弟弟和侄子们替他挑选的,应当讲养老院的地理位置硬件设施等,邹老还蛮满意的。
如果邹老膝下有孩子的话,邹老可能会到孩子家去住。但如今小夫小妻们的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老人们都在发挥“余热”,被榨取“剩余价值”,看看街坊左邻右舍的老哥、老姐、老弟、老妹们为“天伦之乐”而苦累着,想想自已“无此乐,皆无此苦”,也罢!
邹老习惯静生活,读读书报,码码文字,写写书法,晨间黄昏在小区附近公园散散步,倒也悠斋悠斋。但日常每天的采买烧煮,洗衣浆裳,必定要亲历亲为,必竟“财力”有限,留点积蓄以备“不测”,请不起“钟点工”。灯泡坏了,自来水笼头坏了都要自已动手,毕竟自已已届耄耋之年,颇有“力不从心”的赶脚。这半年多,邹老特别留意报纸及电视上关于养老院的有关信息,邹老不会上网,信息搜集不多,多方打听收集了三家较中意的养老院,弟弟和侄子们抽空去看了,最终替他拿了主意。上个礼拜养老院告知他,说是要做一个简单的体检,就可以住进去了,并强调要快,养老院的床位紧张,只保留一个礼拜。
原以为家里没有什么什件,这两天整理去养老院的东西才发现,一居室居然还有这么多东西,留一小半,扔了一大半,头两个月在超市刚买的落地扇,这也要舍弃了,怪可惜的。
进养老院,邹老还是有些顾虑的,首先“以食为天”,邹老因为有“痛风”毛病,平日里医嘱要忌口,有些东西是不能吃的。其次,邹老考虑养老院住的条件,邹老每月的养老金只有三千还差点,现打算把“老窝”租出去,补贴一点之用,但老窝是不能考虑卖的,如若住不惯养老院,还有打马回府的余地呢?绝对不能没有“老窝”的!量入为出,在养老院是住不起单间的,如若同室的另一位老先生夜间睡觉,打呼噜那就糟了,这是邹老最担忧的。
今天邹老的侄孙儿来看邹老,这个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打小和他亲,现在工作忙,小家庭的事也烦。邹老反复叮嘱他以后不用老来养老院看我了,尤其是不能带他的小孩来养老院,那里人和环境都没有生机的,少来少来!
邹老随后给他弟弟打了电话,告诫他心态要好,多记住孩子们的好,他们也很不容易的,别折腾他们了,他们也老大不小了。
邹老整理物件,大刀阔斧地扔,舍不得也没有办法,尽量考虑周全,该带走一次性全拿走,最好不用回来取了,明天养老院还有车来接。
据一位社区独居老人的自述撰写
关爱老年人,尤其是留守、孤寡、独居老人是全社会的良心和责任。
关爱老人是全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