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的《胭脂扣》比起原著来,似乎多了几丝温情的味道。电影里,所有的相遇和分离都是那样的有始有终。所有的人好像都多了几分人情味。阿楚不再那么张扬跋扈蛮不讲理了,“我”也不再那么软弱木讷了。而如花痴爱了多年的十二少,不但没有了放荡男子的气息,反倒是痴情万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男女主角是梅艳芳和张国荣的关系,再看到他们出场时,就已在心里给他们贴上标签了。
这部电影,说实话,并没有感动我。痴情的青楼女子,为了追爱,在阴间飘荡几十年,不肯转世,只求知道当初与自己“殉情”的男人现在何处。而所谓的殉情,却只是一场因十二少的求生意志最终未遂的谋杀而已。这样的爱情观,很难让我动容。我不知是因为这种发展模式的剧情太多了,还是因为我与如花隔了世纪隔了青楼的红砖。不过书里写的那段,旧物店老板趁机拿旧报纸敲诈“我”和阿楚的那段,倒让我印象深刻。
电影最后,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她还是当初盛年时的模样,而他却变成了一个多看一眼都会令人作呕的老烟枪。一眼万年。一段人鬼情缘,就此划上了句号。我总觉得这跨时代的见面,却像噩梦一般,非但无法释怀,却更激起心中的波澜。风流倜傥的十二少,早已不成人形,变成满嘴下流话的行尸走肉,如花看到后会因十二少曾经的背叛而解恨,还是为自己的夙愿实现而解脱?电影里是后者,她,终于回到她该去的地方,去投胎转世了。但我想倘若如花真是情种,看到心爱的人已落到这般田地,难道真能抛下万般情愫,解下胭脂扣放下一切吗?而十二少,当他回忆起如花时,该是为她飞蛾扑火的爱情感到愧疚呢,还是为她得不到便毁之的极端而痛恨呢?他本可以,怀有娇妻,子孙满堂,大富大贵的过完一生。
爱情,有千万种模样。虽然我没有为《胭脂扣》里的爱而动容,但我也尊重这种爱。古往今来,痴男怨女,唯有情关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