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来,家里确实没有给我什么压力。
浏览知乎等问答社区,发现「原生家庭」的问题,经常被大家拿出来反复讨论,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幸运或者不幸的故事。
原生家庭,我最初见于一篇心理学公众号的推送文章,里面详细介绍了“原生家庭“对于每个个体的巨大影响,并成功地让我在一段时间内回想在我自己这二十多年的人生中,「家庭」到底对我做了什么,导致我现在这样的地步。现在想来,着实可笑——现在的状况,归根到底还是以我为主体造成的啊,作为父母,他们有自己那一代人的局限性,而造成他们局限性的,不正是他们父辈的局限性吗?所以说,在这个循环里,没有谁是赢家,我们只不过都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已。
身为父母,他们也曾年轻过。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年轻的时候并没有我们现在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像我们现在获取各种知识的渠道那么多。他们也曾经迷茫过,困惑过,不知所措过,但是也是一步一步地走到现在的时间。或许,他们也曾经抱怨过自己的父母,埋怨过自己地现状,可是,身为父母的责任,让他们选择了最现实,也最适合生存下去地方法,供养我们长大。
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有理由去抱怨家庭为何没有呵护我们的心灵,可是你或许不曾发现,你的父母也缺少现在的你缺少的东西。身体缺少营养了可以到医院检查,对症下药;可是心理上缺少的养分,或许要一生来寻找。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中毕业之后踏上离家的列车,就意味着从此故乡只剩冬夏,再无春秋。高中毕业,意味着你我已经来到了一条有去无回的单行道,无论是上学还是谋生,都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随时随地受到父母的庇护了;被父母遮挡的阴霾也逐渐向我们展露獠牙,疲于奔命的我们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不会想起 我们年少时父母那些疲惫的脸呢 ?
家,于我来说,是苦乐交织的回忆,是我认定的坚实后盾,而他们也从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啊。
也愿你们,能够在自己和家庭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完善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