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考察及相关指示,更是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方向。
固本强基,教育乃人才之壤、科技之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科专业设置与国家战略需求结合不够紧密、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江苏无锡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依托地方优势产业,建设大学研究院,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搭建了优质平台。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各地应根据自身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加强校地合作、产教融合,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科技进步和人才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驱动,科技为人才之翼、教育之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人才的培养又需要教育的引领。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面临着“卡脖子”的难题。要突破这些难题,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为例,通过搭建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参与,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政府也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领域,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人才引领,人才为教育之果、科技之魂。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无论是教育的发展还是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国拥有庞大的人才队伍,但在人才结构、人才分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和保障的有效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高端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注重基层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为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