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阴阳:指日月。
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
3、霁(jì): 雪停。
4、五更鼓角:五更,凌晨3-5点,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
5、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三峡星河”,这里的“星河”,应指天上群星倒映在三峡水中,所呈现出的星河。)
6、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7 、战伐:崔旰(gàn)之乱。
8、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9、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10、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
11、人事:指交游。
12、音书:指音讯、书信。思考:这里主要指亲人的消息。
13、漫:徒然、白白的。这个字的理解很重要。
【意译】
又到年末了,日月交替,时光飞逝,白天一天天变短,黑夜越来越长。我(远离长安),寓居于夔州。此时,霜冻结冰,雪刚停,我在这个寒夜里独自起来,再也睡不着了。五更了,听!战鼓和号角一声声传来,战事已起,我听着这声,只觉得悲壮。站在西阁上,可纵观三峡,银河倒映在江水里,被纷乱的人影踩碎,天地仿佛被战争动摇。千家万户一片悲凄,哭声吞没涛涛江水;远处也断断续续地传来打渔声和山歌号子声。我想到了蜀地的孔明和公孙述,此二人一贤一愚,已俱在黄土之下。漫漫人事,远地音书,这些孤独与寂寞,与眼前的生灵涂炭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本诗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诗人当时寓居夔州西阁,此时距安史之乱发生(公元755年),已经过去11年了,大唐的子民没有盼来传说中的中兴,只有愈加风雨飘摇的生活。而诗人杜甫距离死亡,只剩下4年。翻开唐朝的版图,现在的四川大半归属吐蕃。而诗人年老体迈,竟又站到了祖国的边境线上。
本诗一起笔,就十分漂亮(如霜雪霁寒霄)和宏大。岁暮、天涯:时间和地理之广大,仿佛能看见诗人独自对抗整个天地洪荒,有一种置身于洪流里的孤独感。“岁暮阳明催短景”读起来,就有一种节奏上的加快,与句意相符合。这一句本是气象的客观描述,但诗人加了一“催”字,便借由“催”表达出了主观感受,时光飞逝,光阴不待。短景:字面指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短,但是否也暗指大唐的黑夜越来越长呢?“催短景”,亦是一道催命符吧!诗人垂垂老矣,而民不聊生啊!“天涯霜雪霁寒宵。”天涯:天之涯,这里指夔州西阁(我看了百度后才明白过来的),指诗人所立之地,身处偏僻之地,大雪亦笼罩天地,霜冻一片。(好不容易)雪停了(有点暗指安史之乱已平定的味道),但天还未亮,空气中寒意未消,战争仍未结束,诗人亦遍体生寒。“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催”一“寒”,不再是自然现象,而化作诗人内心忧时忧民的沉痛,他再也睡不着了……
接下来,诗人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五更了,凌晨3-5点(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战鼓和号角一声声传来,暗指战事已拉开帷幕。悲壮:既指鼓声响亮,号角长鸣呜咽,也是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心绪难平,他或许在想:“一将功成万骨枯”,连年征战几时休?若自己再年轻些,或许也可上战场报国等等。诗人从西阁往下看,看到的不仅是人影离散,而是整个一片混乱的惨象。“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么美的一句描绘的却是一幅可怕的景象。影“动摇”对,但银河怎会“动摇”?推测:暗夜行军,士兵必定手持火把,火光照亮了山峡之水,水中倒映着天上群星,时明时暗。人影亦在水中晃动,挣扎。诗人耳闻鼓角,从天上(星河)望到地上(影),乃至山峡江水,战争一起,整片天地都陷入战乱之中。
然后,他又听到了什么?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好一幅惨烈的对比图。我认为,这里作“野哭千家”更好。把“野哭”置于“千家”之前,更强调动作和情感,不只百姓哭,诗人亦在哭:兵祸即人祸,千村凋敝,四野皆哭声,人们哭都不知道:从哪里哭起?向何处哭去?夷歌、渔樵:写景切合当地,三峡之船摇橹声、打鱼声、山歌号子声一点点散开,声声入耳。若没有战争,当地百姓应该过着这样的日子吧!数处:几处,诗人听到了时断时续的山歌,他一直没睡,而且忧心烈烈。野哭有千家,夷歌只数处,孰强孰弱,一看便知:夷歌还能唱到几时?战火会烧毁所有的渔船,毒哑所有的欢声,乱世没有桃花源⋯⋯此句看似白描,却痛彻心扉。诗人听见了两种声音:战争的哭喊和平淡生活里的歌声。正因为对这样歌声的向往,战争的罪恶也就揭露得更彻底。正因为这样平淡幸福的日子在被催毁,战争的残酷才更直达人心。
此情此境,诗人会想到了什么?
从眼前的战事,诗人回望历史。他想到了一个人,孔明(卧龙)。当他闲居在浣花草堂时,散个步,就到了武侯祠。他还想到了,西汉末年,据蜀称帝的公孙述(跃马)。要知四川才俊极多,割据一方的豪强也不少,为何写这两人?他们有什么不同点?孔明,治世之能臣;公孙述,乱世之枭雄,一治一乱,一褒一贬,都化作黄土,这一句背后是否也暗含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味?他们是否有相同点呢?陈寿这样评价孔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公孙述亦很有治理百姓之才。二者都擅于治理民生,这其中又包含着诗人对民生的关切。可惜,此二人,一贤一愚,已在黄土垅中,风流俱往。“人事音书漫寂寥”,从历史的深处走回来,看到自己。人事:郊游。从这个意思扩展开去,可以理解成:诗人自己编织的关系网,人情往来等等。音书:音讯,书信。根据时节(冬天),诗人思念家人,渴望得到远方亲人的消息。可诗人一念即起,又另生一念放下,他说,功名霸业不过黄土一捧,是非成败转头空,我这点寂寞清冷又算得了什么?我们都知道杜甫人生曲折,历经坎坷,他亦在战争中流离失所。这一次临近佳节,他身在天涯,不能与家人相聚,寒夜独起,感到寂寥,再正常不过。可一看见战争的惨烈,诗人却反思了:自己在俗世中挣扎,在人情里往来,所为所感是多么渺小,面对现在揺摇欲坠的家国,怎么能沉浸在个人狭小的感情里?诗人遭遇不幸,却始终能看见他人的痛苦,并为之呐喊,这既令我惭愧,又心生敬意。
【后记】
这一首,虽是我最喜欢的杜诗,但好难写呀!仅公孙述的故事,我就在百度上看了6遍。写时,总觉得某些字眼,意味深长,没我想得那么简单。第一天,打了个草稿,写了个大概。第二天,品读字词,花了5个小时和一些零散的时间,不满意,只能再想一天了。解读了这首诗,才深刻理解为什么叶嘉莹先生说,杜诗,十首以下难入。读了不只十首,不够,还是觉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