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综艺节目《新相亲时代》,有一个女嘉宾的父母让我印象深刻:
他们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律师,开有自己的律所,二人都受过硕博教育,是典型的高知父母。在他们的影响下,女儿也很优秀,在美国读大学,在纽约投行工作,人长得也很漂亮。
这些其实都是加分的,但是,节目的最后却没有一个男嘉宾选择他们的女儿。为什么?因为父亲非常强势,他看不上节目中任何一个家庭,多次打断节目,不让自己的女儿做选择。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他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不容许孩子说“不”;他们以自己的理想模板来限定孩子的人生,帮孩子做选择。他们粗暴地认为,是自己给了孩子生命,就可以肆意践踏孩子的尊严……
在《她被给予的人生》这本书里,莉莉父母的行为就是这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一边希望有一个孩子,却又在生出一个患病的女儿后,囚禁自己的孩子,残忍地剥夺孩子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可以拥有的自由和权力。
本书作者是德裔美国作家爱伦·玛丽·怀斯曼,她的作品获奖无数,被译成18种语言出版,享誉全球。她的这本《她被给予的人生》也非常精彩,全书分成两条线,讲述了布莱克伍德家族的辛秘故事:一条是从小女孩莉莉被囚禁在阁楼暗无天日的人生开始,另一条是从茱莉亚离家出走再回归后,发现老宅的秘密开始。
莉莉的人生是一场悲剧,压抑、无助充斥着这个女孩的一生。
从小,莉莉就被父母关在自家的阁楼里,妈妈说她是一个怪物,如果去到外面,别人会害怕她,伤害她。虽然莉莉并不知道自己和别人有何不同,但是这种思想已经根植于心。十岁以前,她从未离开过阁楼,除了父母,也没有人知道她的存在。
而妈妈除了每天送食物,从来不会给她好脸色。有时候,爸爸会来陪她玩,但大多数时候,陪着她的只有洋娃娃、书本和一只猫。她透过阁楼钉上木板的窗户缝隙看外面的世界,渴望走出去。
直到有一天,马戏团来到他们的小镇上表演,妈妈偷偷带她去了。莉莉以为是妈妈大发慈悲,结果没想到妈妈是要把她卖给马戏团。
莉莉在马戏团第一次看到了镜子,镜子里的女孩漂亮得像一个洋娃娃。要说她与外人有什么不同,就是她浑身雪白,是一个白化病人。但是这一点不同,却在马戏团显得没有什么不同。因为马戏团里有更加可怕的怪物,比如缺胳膊少腿的畸形人。
被父母抛弃的莉莉是绝望的,她不仅要忍受老板梅克里的暴力侮辱,还要小小年纪就开始赚钱养活自己。莉莉在马戏团里扮演过异域公主,她的肤色和装扮让大多数人惊恐和好奇,他们会摸她、掐她、朝她扔东西来表示鄙夷和嘲讽。她也做过灵媒,给花钱的人们编出各种谎言,告诉他们去世亲属的消息。她自己被父母抛弃,生活在痛苦中,却要对他人传递已故父母、爱人和孩子的音讯,让人们看到希望,这让她备受折磨。
所幸,莉莉在马戏团认识了科尔,驯象师的儿子,他们一起长大,心心相惜。在机缘巧合下,莉莉也成了驯象师,和科尔组建了家庭,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但这个刚刚尝到幸福滋味的女孩,又一次陷入悲剧。
莉莉的大象因为自己的小象被卖,狂躁中踩死了人,在大家处决大象时,莉莉为了救它受伤,又被带回了那个让她无尽痛苦的家……
茱莉亚和莉莉一样,也是在缺爱和不幸中长大的孩子。
她从小在布莱克伍德家族长大,“父亲”酗酒,意外过世,“母亲”冷漠,过度控制,这些导致了十多岁的她离家出走。
“母亲”去世后,茱莉亚成了家族唯一继承人,她回到老宅,才揭开了这座房子里隐藏的罪恶,成为了解开这个家族悲剧的一把钥匙。
这两条故事线,在书中穿插进行,最后交织在一起,揭秘了一个被安排好的人生。茱莉亚一直以为的“爸爸妈妈”其实是莉莉的父母,而她这是莉莉的女儿。
莉莉当年救大象受伤后,被父亲带回家里,又被关进了阁楼,最后甚至死宅了阁楼里。茱莉亚被自己的外婆以“妈妈”的身份养着,一如过去的莉莉一样,得不到关爱和陪伴,继续被控制着人生。
这种被控制的生活,直到茱莉亚离家出走后,依然不能摆脱,因为原生家庭的阴影已经形成烙印。书中有一个细节描写,茱莉亚看到别的父母带着孩子温馨的场景,还是会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不被爱和孤独。
不过最后,茱莉亚才知道,莉莉被卖到马戏团后得到的钱,成为了家族翻身的一桶金。而莉莉的悲剧在于,原生父母对于完美的渴求。
莉莉的父母结婚多年一直得不到孩子,在流产八次以后,妈妈为了得到一个孩子,向上帝祈祷愿意把灵魂卖给魔鬼。当生下莉莉后,她发现孩子有病,认为这是魔鬼的惩罚,想要杀死孩子。
爸爸虽然于心不忍,留下孩子,却也因为不忍心妈妈被警察带走,受到法律的惩罚,成了妈妈的帮凶。他虽然会上阁楼陪莉莉,会在莉莉被卖到马戏团后寻找她,会在找到她后每年偷偷摸摸去看她的表演,但是从未想帮助她改变这种被控制的生活……
书中故事构思精巧,充满了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细节、矛盾与冲突,让读者陷入其中,在爱与被爱、痛苦与救赎、过去与现在的纠葛中,不能自拔。
在《她被给予的人生》中,不仅莉莉的人生是个悲剧,他父母的人生也是悲剧,因为他们都不懂爱。书中父母所实施的囚禁与贩卖,控制的已不仅仅是孩子,他们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挑战了人性的底线。让人觉得不寒而栗,悲鸣唾弃。
其实,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力,有自己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