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同事一起整理档案,不过我们只是搬迁档案,通俗的说我和同事的任务就是做档案的搬运工,因为我们不生产档案。
我和同事进入档案室就能清晰的闻到那种纸张霉变的味道,但这才能嗅到尘封历史的味道。开始我和同事用手一次搬10盒左右,但效率太低,同事找了个平常推桶装水的那种小推车,效率提高不少,就是这样我们5个人干了近3个小时也没有完全搬完,明天还要有同事进行扫尾工作。在搬运的过程中,无意看到单位的记录和个人的记录觉得以前的史官好不容易啊!
不容易在三点:一是内容记录的不容易,甚至面临着生命危险。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提出要看《起居注》,而《起居注》是专门记录帝王的衣食起居,或者说是善与恶的记录,以此让君王收敛一点。但唐太宗却破了先例,所以伴君如伴虎,更别说是记录生活点滴了。第二点不易是指文字功底,没有好的文学修养就不可能静心写出客观公正的史学记录,更不会做到持续的写。第三点不容易是指观察的视角不易。任何记录者不可能与被记录者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做同一事情,但却要自己找切入点和对事件的基本判断。
当然以上主要是说古时的史官的不易,现在我们的档案主要有学籍档案、人事档案、党员档案等等。
档案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尤其是我们的个人档案,丢失了就不可能再找到原始记录。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渗透,除了纸质的档案,还有电子档案,我们将来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准确记录的,甚至在大数据的面前没有隐私可言。比如我们有淘宝的消费记录,有支付宝的信用记录,有个人的征信记录等等,而这将彻底改变档案的原始形态。如果是古人回到现在,他一定会诧异你们怎么知道我是哪里人?你们怎么可以这么方便查到我的档案?原因很简单,他out了!
我记得有人说人生的道路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在方面,可以是一个人的外部经历,它是有形的,可以简化成为一张履历表;另一种是内在的方面,可以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它是无形的,像心灵的顿悟,理想的追求,这些都是履历表体现不了的。
档案恰恰是你的有形资产,标注了你硬件的修炼等级,而软件是否升级就要看看操作系统的深度学习怎么样了。记得翻看一段历史才知道现在的单位是怎么过渡过来的,它是从哪里来,又经历了哪些关键的事件,而没有这些记录我们永远也无法向年轻一代说清楚我们的今天是因为昨天经历了太多。
经常看到有些人越活越年轻,气质越来越好,言谈举止流露出来的优雅一定是阅历的凝聚。脸上那风轻云淡的风景一定不是伪装出来的,我们可以看到的档案都是过去的成绩,不管是对是错,不管是善是恶,都不应该成为束缚我们前进的脚步,就像我们无法决定我们的容貌,却可以提升思想、学识、气质,时间会让我们老去,却也可以让一颗美的心愈发动人,不断雕刻出更好的你。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哪怕一句“美名档案”该是有多好。
所以你看到他人的“档案”是喜还是悲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