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执行力差,手头上的任务很难开始,怎么办?
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比做好更重要。
这一点是反常识的。
你是否认为:做了,就一定要做好,甚至要尽力做到最好?
很多人都这么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追求卓越,尽善尽美的心理,很难说这是错的。
但这句话的反面,它的潜台词是:如果做不好,我就不做。
虽然我们不会说出来,但如果我们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很自然地,这句潜台词也会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程度严重的,就会变成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是执行力的大敌。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新观念:
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比做好更重要。
因为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完成了的作业,即使做得再差,也比没交要好。
完美主义者的抵触情绪往往来自于付出的时间成本:如果我付出了时间精力,却做得不好,那我宁愿不做,这样还省时间。
但事实上,只要开始动手,你就有了完成的可能。而不动手,完成的可能性一定是0。
只要开始做,即使一开始做得不好(这是很正常的),你也有机会把它改好。
而且,很多技能都是在实践中才能提高的。像带兵打仗的能力,无数战场经验练成的大将廉颇,比自幼熟读兵书却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其实往往是我们内心的懒惰、恐惧和侥幸附带各种各样的借口,在本该有的行动之前树起了重重无形的阻碍。这些心理上的阻碍往往超过了这些行动本身的难度。
就像写作,很多朋友说不知道写什么,或者怕写不好,就没有开始写。但是,有多少人敢说自己一下就能写好?你看到的那些写得好的人,觉得自己天赋不如别人,但其实那很可能不是天赋。你看到了他们背后默默付出的努力吗?你看到了他们一开始写的无人问津的文章吗?
很多人以为自己现在是个大人,就在所有的领域都是大人,大人理所应当应该有还不错的水平。
但如果是一个你完全陌生的领域,你在里面的水平,和一个小孩差不了多少——甚至可能还不如一个小孩。
比如游泳,如果你从来没有学过、练过,你敢说自己比小孩好吗?
比如围棋,你很可能下不过一个从小学围棋的小学生。
但在写作上,很多大人觉得:我上过学,我的表达能力不错,我也有阅历,有思考,理应能写出好文章。
但是在你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也许你已经很久没有拿起笔,写作的技巧你也没有学过,即使学过,你也许已经不记得了。
更深层次的,你懂得读者的需求吗?你知道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标题吗?
如果这些你还不清楚,想要一下子就能写出好文章,这是几乎不可能的。
因为自己在某些领域小有成就,然后就认为自己在别的领域也一定很强,就像一个出租车司机说自己一定能开好飞机一样可笑。
2
还有一层阻碍:看起来很难,所以不去做。
道理我们都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坚持做,往往都能完成。
但就是有畏难情绪,怎么办呢?
有趣的是:我们很难正确估计一项未知任务的难度。
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以为很难,结果真正做起来发现比自己想象的要简单;那些以为很轻松就能解决的部分,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的困难。这些其实并不是意外,只是因为这项任务是陌生的,你不了解,才觉得是“意外”。其实很多困难都是必须经历的。
既然我们的主观估计往往是不准确的,看起来难,实际上有可能很简单。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起来。难与不难,试一试就知道了。
3
有时候总是感觉要做的事情特别多,非常焦虑,怎么办呢?
如果总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而待完成的事情一多,管理的复杂度就直线上升,相应地,记忆负担、情绪负担和人际负担也会显著加重。
这些心理成本虽然是隐性的,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事情越积越多,我们慢慢会觉得无法承受,情绪上的各种问题首先会爆发,然后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会变差,于是生活开始失控。
所以,不要急,一件一件事来做。焦虑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行动能。
4
我感觉现在不是行动的好时机,还要马上行动吗?
问题是,如果你要等待所谓的“好时机”,你可以容许自己等待多久呢?犯错和低效会付出成本,但等待也需要付出时间成本啊!很多情况下,在你等待好时机的时候,别人已经犯过很多次错,但也都已经成功止损,获得成长了,而你还在原地踏步。
而且,你怎么保证你等到好时机的时候,就不会犯错误呢?等到好时机,就不会低效了吗?
很难说吧。有一些错误是新手一定会犯的,是必须经历的。像学游泳怕水。即使你等到好时机,还是要经历这些。好时机能带给你的帮助,很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并且当有一个好时机出现时,你真的有能力识别出它吗?即便你能识别出,你是否做好了准备抓住它呢?既然很可能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不明确的,那么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时机”上。对于大多数人大多数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与其等待,不如现在就开始。
5
我感觉还没有准备好,怎么办?
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请你思考一下:怎么样才能叫做准备好呢?
是要保证十拿九稳、万无一失吗?世上真的有这样绝对有把握的事情吗?
如果你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这句话,就应该知道,总有可能发生一些你无法想象的意外。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甚至明天太阳就真的不会再照常升起了,也是有可能的,对不对?
诸葛亮料事如神,用大火把司马懿围困在上方谷,眼看着司马懿一命呜呼,结果一场大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只能感叹天意如此。机智如诸葛亮,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只是普通人。
总有我们还未顾及的问题,总有我们能力上的短板,总有我们未搜罗完全的信息,总有我们无法影响的因素,可因此我们就要一直准备下去吗?当然不是。只有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才能才得以切实地锻炼,视野才更加开阔。
6
我很害怕做不好,别人会批评我,嘲笑我,怎么办?
批评的本质是一种反馈。而反馈往往都是对你的帮助——你想想看,如果你的作品本来有瑕疵(这点你自己都清楚),但所有人都说好,你会怎么想?你可能觉得大家都只是在鼓励你,不会把这样不切实际的夸奖放在心上。
那为什么要害怕批评呢?别人批评你,是在指出你的不足,帮助你改进啊!如果没有他们指出来,你怎么知道自己做的到底好不好呢?
我们不喜欢批评,是因为我们很容易把对我们的言行的批评当成对我们自己的否定——没有人喜欢被人否定。所以我们很容易下意识地抗拒批评。
对方只是对事不对人,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们为什么要拒绝这一份帮助呢?
所以说,放下情绪性的排斥,理性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帮助)。如果暂时无法接受,就记下来,等情绪平复之后,再回顾别人的批评。
关于嘲笑,我们需要理解他们。
对于有些人来说,泼冷水是一种刚需。因为行动者永远是少数,原地踏步的是多数。当我们开始行动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和他们开始拉开差距了,他们正在被我们落下。没有人喜欢这种落后的感觉。所以他们会想办法来缓解这种情绪。
第一种办法:和你一起努力,不被你落下。但这往往是少数人的选择,因为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第二种,也是最常见的办法:嘲笑你,给你泼冷水,让你受不了,自己停下来。这样他动动嘴皮子就能缓解落后的焦虑,何乐而不为呢?
你的成长,给他们带来了伤害——让他们有了不好的感受,虽然你不是故意的。他们会反击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意味着你要迁就他们,停下自己的的脚步。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许意味着你和她是不同世界的人。如果不能把她拉入自己快速成长的世界,也不愿停留在她的世界,那就忽略那些嘲笑,在孤独中前进吧。你也终归会找到和你一个世界的人。那时你会发现,你并不孤独!
7
总结
1.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比做好更重要。小心完美主义。在行动中改进。
2.应对畏难情绪:你的估计,很可能是不准确的。没你想的那么难。
3.事情多,很焦虑:行动才能解决问题,焦虑不能。
4.等待好时机: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
5.没准备好:你永远无法准备好。边行动,边完善准备,边改进。
6.害怕嘲笑和批评:批评是一种帮助。嘲笑是因为别人想你停下。理解他们,坚持自我。
欢迎查看前两篇
《5分钟帮你解读《精进》——时间篇》
《5分钟帮你解读《精进》——选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