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 第666天
从快递处拿到我的《精神健康讲记》一书,我们的《精神健康讲记》用书营已经开始两天了,我迫不及待一口气看完,原来不知道的精神和心理问题的原因从中医的角度有了科学的认识,非常感谢参加芙蓉老师组织的这次《精神健康讲记》用书营学习,感谢大家一起学习分享,收获满满。
我的学习收获主要有以下七点:
1.人为什么会成瘾?
心身是一体的,心身疾病其实就是压力的郁积,在物质身体层面的爆发,比如胃溃疡、甲亢、偏头痛、高血压、糖尿病……如果这些压力在精神、思维、情感层面爆发,就会演变成精神心理问题。如果在生活习性层面爆发,就会变成“瘾”。
2、关于中医的精、气、神。
这三样其实是一个东西,也可以把它称之为生命力。古人用了精、气、神三个概念。一个人的生命力状态其实就是这个人的精气神。
3.一分精神,一分事业。
如果我们在低能量水平,那我们所碰到的原材料都会是低水平,然后我们的观察思考感受行动都将会在低水平。
4.关于成熟
如果35岁、45岁、55岁的你,还在用15岁时的那套程序,包括现在叙述的你,其实不是35、45、55岁的,你仍是在用你过去用惯的那一套老程序在表达,没有用成熟的成人的方式,站在自己角色的位置上来表达,会出现混乱,角色错位会造成很多矛盾。比如,妈妈只有站在妈妈的角色上才能承载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5.在交友方面,是不是需要跟那种性格开朗的人在一起?
最好你自己变成那样的人,而且当你变成那样的人的时候,你身边全都是这样的人。
6.孩子出精神心理问题的原因
对于一个自我意识尚未确立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如果我们没有耐心、善意以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的给予和陪伴,孩子会比成人更难以适应环境。这是孩子出精神心理问题或学习交流障碍的第1个原因。
第2个原因是成年人不够真实。
尤其是在家庭生活里,要减少一些有意识的包裹,减少一些习惯性的模式化反应,与亲朋好友们用相对真实的对话,深入的交流,不回避,不躲闪,不故意或完全无意识制造烟雾与虚言。
帮助我们自己和孩子把眼前的迷雾包膜一层层的撕开,帮助孩子真实的看到现实,了解自己,看到他人的无奈,软弱和无知,也看到这个表层世界的背后,每个人本有的善意和诚意。
如果成年人缺乏这个自觉自明的过程,他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就会被层层包裹,不明朗、不清晰,就容易出现意识里的表里不一,身心分离,这样就会给孩子带来内在与环境的分裂冲突。
7.心身健康比学业更重要。
身心健康的人,学习不会差身心健康的孩子,学习也不会差,因为不消耗的能量。
做一个温柔的人,做一个成熟的人,做一个不消耗自己和他人的人。
我们心里要有对自己的信任,有疑问要去问,该做的事情要去尝试,该说的话要说,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疑惑存在心里,被这些疑惑包裹在那里动不了。
感悟和行动:
1.过去因为无知让身体受了很多伤害,犯了很多错误。慢一慢,停一停,静一静,让身体等等自己的灵魂,修一修,动一动,感受生命的恩赐,不要活的太匆忙。
2.去运动,去接纳自己和他人,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他人做他人,关爱他人同时也好爱自己,好好吃饭,好好休息,用一颗成熟的心去爱孩子、爱家人,感恩遇见,一路同行。
3.森田疗法:接受痛苦,带着痛苦生活。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我们不一定需要分析太多过去的东西,向前走,而不是围着过去的障碍原地打转。
最终是要向前走,去挣钱,去做事,去行动,世界上80%的问题都会解决,剩下的20%的问题也可以得到缓解。
最后,对芙蓉老师分享的一句话很有感悟,自己不成长需要自己守护,其实别人谁也帮不了你!上帝只救自救的人!感谢自己,终于又迈过了一个成长的坎儿。
修自己,修我愿意,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就像金惟纯先生说的:孩子其实不需要教育,你活的好,孩子想成为你的样子,你不需要教,他就会学你的样子,所以,你没必要教他;你过得不好,他不想成为你的样子,你再教他也不会学。所以,你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