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是对二单元进行复习,同时也安排了新课。
其中引发我这次思考的点在于一个学生上课举的例子。
在上到第一课《热起来了》中的“衣服可以增加热量吗?”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的做法是让同学们对这句话进行判断,并给出原因。我带五年级5个班,都对这个话题都很感兴趣,积极参与。
但这次我要说的是5.3班。因为这一个小小的问题:衣服可以增加热量吗?经过讨论,最后变成一场集体辩论赛,紧张激烈。
正方:可以,举的例子是我们人冷,穿上衣服就不冷。反方:不可以,衣服只是保温,但不能给身体增加温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个定论。可能在我们看来这场比赛在论据出来时,反方已经胜利了。可是面对这个论题的是一群任然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导的五年级孩子们。所以这种没有确切证据的依据,他们还是不会放弃的。
但这场辩论赛,在一个男生举出例子:死人穿衣前后温度的变化。如果不考虑尸体温度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话,那这场辩论赛一锤定音,已定胜负。
在这场辩论赛里,我担当的角色是:引导者、串联者、控场人,但我没有给出观点,只是让学生自己讨论。就连辩论赛也是从个人回答问题,到同学相互辩驳,自由发展得来的。我鼓励学生提出他跟同学不同的观点,新思路的发现终究是从矛盾中萌发出来的。
最后结题时,我给出了两个关键词:增加,血液的流动产热。
学生的无心之举,触发了我突然的感动。
老师引导,创造轻松氛围。学生积极参与,但是是自愿,会使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且其他同学专注度高。
但可能我没有照顾到一部分孩子。他们的表情淡然,状态平静。针对课堂如何把控到每一位孩子的状态还需要借助集体性、全员性的活动加以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