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您在天堂安好,我们此世晴天》
【夜花晨拾(21)】
作者:曲润琏
时间:20150524
注:葛永睦,1948年10月6日(农历戊子年九月初四)出生于胶东,2005年5月14日(农历乙酉年四月初七)溘然长逝。她惟一的儿子齐联,曾以“水芝丹”为笔名,写过多篇悼念文字。下面是其中一篇。
第二篇文字《您在天堂安好,我们此世晴天》,作于2015年5月24日。
2014年6月20日,我写过第一篇悼念母亲的文字,《永失母爱》。本篇悼文,是第二篇。
今天是2015年5月24日,阴历四月初七。母亲离开整整10年了。
今日凌晨,梦中,我似乎回到了十几年前,在昆嵛市,独自一人要回老家,选长途车。我选的车是去贵山村的。我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回寿仙村,坐另一辆直达寿仙村的车才不绕路。于是我在加油站下了车,决定换乘另一辆去寿仙村的直达车,我准备了3块钱,暗示思量,如果贵山村车司机不高兴,我就说明情况,再给他3块钱,作为前段路的路费。接着我马上给爸打电话(爸也在昆嵛生活,也要回家),我告诉爸,不要做去贵山村的车了,坐去寿仙村的车吧,在车上我们碰面,我们一起去寿仙村,这样不绕远。
然后我就醒了。看了看表,3点21分。我又琢磨了一下这个莫名其妙的梦。突然悲从中来,忍不住哭了。我意识到,我的潜意识在说,妈妈去世了,爸来昆嵛了,贵山村已经没有我的家了,我的灵魂即使想回老家也回不去了。贵山村旧房已经不属于我们,不再有当年我家的味道。贵山村新房是爸跟后老伴的家,不是我梦中的家。我自己的新家在昆嵛;我的老家,在现实生活中永远消失了,找不到了,只留存几缕温暖在记忆深处。老家旧房子的味道,跟妈妈一起,离我而去,天人永隔。寿仙村是我岳父家,岳父全家对我极好,寿仙村的家里承载着我20年的记忆,毕竟我1995年就踏进了那个家门。有贵山村的家时,寿仙村家排第二位;贵山村的家没有了,寿仙村家成了新的替代品,成了我潜意识的寄托,甚至成了老家的目标指向。这几年,每次回到寿仙村甚至只是回忆起寿仙村,都有一种熟悉感,亲切感,温暖感,自心底升起。回贵山村时,多的是感叹物是人非,看着路上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走在熟悉又陌生的大街小巷,恍如隔世,也有熟悉感,亲切感,但伴着的不是温暖,而是感慨,苍凉,和淡淡的哀愁。妈妈没了,旧房没了,老家的味道就没了。
但我无愧无悔。旧房若在,爸必定痛苦,走不出来,或许用不了10年,到不了今天,爸即郁郁而终,随妈而去。现在爸仍健在,常开怀大笑,这已经是我为这个家做的贡献了。我即使不被认为是这个家的功臣,我也绝对不认为自己是这个家的罪人。回头再走一遍,我仍要按照这些大框架往前走,拖拉着全家人,向我设定的目标前进。妈妈当年,十几岁就开始照顾着管理着她的弟弟妹妹,咬牙撑起一个破碎的家,当时也很不被弟弟们理解,弟弟们也怨声载道,甚至骂声一片。古今中外,知柴米贵者,当家者也;担骂名者,当家者也。“让你们丑你们不丑,人家丑你们还笑话人家“;让你们当家你们当不起来,别人当家你们还一肚子意见。这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真实写照。自古英雄多寂寞,自古英雄多骂名,千秋功罪任人评说。
今晨8点,妹妹来电话,说起妈来,仍然哽咽。我们通了75分钟电话。妹妹潜意识中觉得妈妈没有了,就希望从爸爸这里得到双份的爱。我劝妹妹,我们人到中年啦,肩上挑着担子,一头是孩子,一头是老人;把爸当成孩子吧,我们要多付出,多给予,在情感上也是如此。给予爸爸双份的爱,而不要寄希望于获得更多的爱,爸老了,心有余而力未必足。妹妹表示同意。妈妈没了,我跟妹妹成了非常亲的人,经常互相倾诉,互相开导,偶有相依为命之感。
我27岁没了妈,妹妹22岁没了妈;现在我37了,妹妹32了,我们想起妈妈来,仍然这么伤心。妈妈十几岁就没了她的亲娘,那时的她该有多伤心啊。妈妈真是苦命人。人世悲苦,有时离开的确是一种解脱。
妈妈的最终解脱,是精心策划的。妈妈离开后十年的今天凌晨,我才突然悟到,原来妈设计了这么多。
妈为什么选了四月初七?为什么是临近中午而不是早晨或下午?为什么用绳子?为什么在厢房?为什么明知家人吃不下饭仍然要做一锅菜?为什么没在纸上留文字?为什么在院中留粉笔字?
妈妈肯定把离开的日子选了又选。妈妈是个极其超脱的人,年轻时就经常策划主动离开这个世界的可能性。妈妈十几岁想离开时,有弟弟妹妹累着,她为责任而活。三十几岁想离开时,有儿女了,那时妈妈常说,我如果能活到四十岁,等你们大一大,我就是死也就放心了。妈妈五十岁后,曾认真地跟我讨论安乐死的问题,表达自己不想被动地离开这个世界。我百般开导安慰,妈妈只是淡然微笑。我知道,妈妈老年之后,是有可能选择主动离开的。但是,我怎么也料不到,妈妈会选择在56岁,就决然离开。
起因是那次意外车祸。车祸发生后,妈妈一度昏迷。后来虽抢救过来,但身体境况大不如前。我们这些家人对她的好,她看到了,但却总觉得亏欠儿女了,拖累老伴儿了。我们的安慰,她欣然接受,表面不动声色,心底已决意主动离开。在其他大事都不露痕迹处理完毕的情况下,现在想来,至少在那一年三月份,估计妈妈就在家中无人时,戴着老花镜,反复翻看月份牌了。妈妈肯定像研究结婚日子一样,耐心斟酌和选择着自己的大日子。四月,即“死月”,于是妈妈确定了月份。日子选定更是无可挑剔。阴历是四月初七,四七,即“死期”,四七到了,就是死期到了,视为上帝严肃的命令;四七,又是“死去”的谐音,视为上帝的温和的召唤和劝慰。这一天阳历是5月14日,宣告是“我要死”,是主动的选择,不是被逼的。这一天是星期六,甚至孩子们和其他亲友来奔丧都不用请假。这个日子如此之好,这一天不离开,简直对不起上帝。以妈妈的细心,她很可能往下数了数重要日子,包括头七是否跟爸生日重合;五七、百日是否跟家人生日重合等等,看到不会影响什么,就基本定下了这一天。在离开前两天,估计妈妈天天看天气预报,她不希望自己选的日子下雨,给家人太多麻烦。看到天气预报也是晴天,妈妈简直如释重负。
日子确定了,妈妈就开始计划剩余的事。要确定死法,比较保险的是用绳子,其他方法太痛苦或不保险。妈妈知道喝农药后抢救很痛苦,有时抢救半成功居然变成了植物人;用刀用剪子也不保险,而且痛苦时间太长。
地点选在厢房,因为在正房的话,怕之后家人生活在正房里害怕。妈妈如果有选择,可能会选择去北山小树林中,但是以妈妈当时的体力,她已经没能力走去小树林了。
时间不能选早晨,因为怕惊醒爸;不能选下午爸下班前,因为孩子们晚上回来奔丧走夜路太危险。选在上午爸下班前最好,处理其他事情很从容,但也不能太提前了,因为提前太多,家里空着门,进来其他人偷东西怎么办?估计妈妈希望由爸第一个发现她离开了。
提前几天选好结实绳子,看好房梁,计算高度,查看坚固程度。
千万不能在纸上留下任何文字,因为如果留在纸上,万一提前被发现,自己的计划就破产了,以后麻烦太多。最后的文字留在纸上,家中遇事一乱,也未必找得到,不如院中粉笔字,很醒目,来的人都看得见,而且比较大,可以让农村老花眼的成年人都看得清,充分证明自己家人没有错、没有罪,以免大家冤枉自己的家人。备好粉笔,准备在院中留下遗言,表白自己是完全自愿的主动的想离开了。
提前一天打算好做什么菜。这饭是给来忙丧的人准备的。自己家人肯定吃不下,但是忙丧的人吃得下,这也算自己帮家人招待客人了。四月初七早晨爸上班后,妈妈马上开始做饭。菜做好后,放锅里热着。
计算时间,爸中午下班前1小时,准备行动。先挂好绳子,调试高度,确定没问题。如果妈妈当时体力还好,可能会优先选择先从外边把门锁上,自己再从墙上爬进来做之后的工作,这样只有爸有钥匙能进来,别人不会误闯进来。但当时妈妈身体虚弱,已经爬不动墙了,于是只好退一步,估计妈妈当时先插上了门,以确保自己在写粉笔字时不会受到意外打扰;写完后,再打开门栓,防止过一会儿爸爸进不来;最后才快速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预约死亡,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周密策划,才能完全按预想进行。稍有不慎,就会偏离预想,不“成功”,或者不“完美”。妈妈精心策划了自己的死亡事件,一切尽在计划中,一切尽在她的计算中,一步步走向她自己的“成功”,实现了她自己十几岁开始就萦绕在心头的“梦想”。妈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是一位统帅式人物,是一个做大事的人,是一个愿意控制自己生活的人,连自己的死亡都要设计得从容不迫,严丝合缝,滴水不露。在妈妈这里,死亡是主动的,自己是很有尊严也很有独立性的,主动和死神约定好日子,不留恋生命,不低声下气,不惊慌失措。毕淑敏写了《预约死亡》,但毕淑敏没有亲自实践它;妈妈只不过读了这本书,却周密策划和从容实现了它。
一切尽在妈妈算中。
妈妈曾说,如果有这么一天,爸难过一个阶段后,会再找个老伴;因为爸人好,善良,能挣钱,有退休金,肯定能找个好老伴,照顾爸肯定会照顾得挺好,爸晚年会幸福的。是啊,现在爸跟新老伴,的确和和美美。
妈妈曾说,妹妹有哥嫂在,不愁,哥哥能干,嫂子善良,妹妹在哥嫂家寄住了那么多年都非常和睦,哥嫂以后对妹妹也绝对不会差,将来一定会帮助妹妹拥有幸福的家庭。是啊,妹妹现在的确成家立业了。
妈妈曾说,儿女在开始两年,肯定会难过的,会经常哭两声,但时间久了,儿女肯定会适应没有她的生活的。是啊,生活仍在继续,我们这些儿女,也纷纷生儿育女了。
10年过去了,您的儿子在这里码字,仍然泪如雨下,妈,这一点您算到没有?妹妹经常梦到您,她直到现在仍然哭得很伤心,妈,这一点您算到没有?自您离开,我觉得我连自己的母亲都感染和说服不了,所以缺乏动力去接触其他悲观的人,对抑郁症患者甚至仅仅是苦着脸过日子的人一向敬而远之,避之犹恐不及,这一点您算到没有?姐姐因为我力主卖了旧房、帮爸找了老伴等等表面原因(深层原因可能因失去了您而发泄痛苦和牵怒他人),对我这个她之前最心疼的弟弟若即若离,这一点您可曾算到?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但是,我们三个孩子永失母爱,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其中哀痛,您算到没有?
十年来,我每每读到,甚至只是想到,苏轼的千古绝唱《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会觉得愁肠百结,心中隐痛,忍不住想流泪。苏轼是写给他死去十年的妻子的,我觉得,用在悼念母亲上,也情理相通。苏轼悼的是永远失去的亲情和柔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这首词,我在屏幕前,读几句,哭一会儿,泪如雨下,不可抑制。
洒几串伤心泪,为一个特别人。
人生天地间,其生也哀,其死也苦。
生在此世团圆,死在彼世相聚。
爱不断,于此世共欢;情不绝,到彼世无惧。
天人不会永隔。
妈妈,您离开我们10年了,不论何时,您在天堂安好,我们此世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