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蝉与夏禅

    夏日的午后,气温急剧上升攀爬到了顶峰,马路上车少了很多,行人更是寥寥无几,有的那几个也是打着伞行色匆匆,少了往日的悠闲。窗外,虽然一片绿色,但却少了一群小孩的欢呼声,唯一还活力四射的便是树上的蝉了,它们几乎一刻也没停歇过欢唱。每一声“知了”对于不懂蝉语的我们来说都大同小异,而对蝉本身来说,也许每一声“知了”都代表着不同的涵义。

    蝉,在成为真正的蝉之前,潜伏在地下约10年,而在地面上的时间却只有80多天。潜伏在地下的“若虫”,以吸吮植物根部汁液维持生命。然后“若虫”再经过5—6次的“蜕变”,才能羽化为“成虫”,于每年6月底破土而出,爬到树上。每一次“蜕变”,“若虫”都会留下一张蝉壳,它成了人类的一种中药材。在地面上的短短3个月里,“成虫”要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历程:交配、产卵,然后再死去。

    蝉太珍惜在树上的每一分每一秒了,在暗无天日的地底下,不被人看见,不被人听见,不被人理解。终于可以等到破土而出的那一天了,蝉当然要向全世界全人类宣告它们的到来。尽管到来了之后,生命如此短暂,却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完成了延续下一代的重任,还给人类留下了珍贵的中药材。

    这样的午后,静静地坐窗台边,听取窗外一片蝉声,或看书,或喝茶,或发呆。思考着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想着人类与蝉的共鸣点,谁的一生不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之后才会造就现在的我们,而每一次的“蜕变”留给自己的是一种宝贵的经历教训和经验财富,如同蝉的“若虫”留给人类的蝉壳一样,弥足珍贵!

  窗外的夏蝉很喧闹,窗内的夏禅很安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一篇《乡村“馋”点:捉了知了来解馋》讲述了知了的来龙去脉和捕捉知了、烹饪知了的方法。胆小的女生看完心里发毛,差点...
    雨燕江南阅读 4,225评论 1 17
  • 头伏天,天气热的可以,傍晚时分,吃过晚饭,来到时常散步的河边,路上已有许多人在走路。 傍晚的河边,一列整齐的高耸的...
    卿若安阅读 3,173评论 0 0
  • 蝉,蝉,蝉,你倒是为虾米吱吱喳喳叫一夏天啊? 夏天到了。你家附近有大树吗?树上有没有“知了~知了~”的叫声?还一阵...
    09f70d5e7741阅读 14,686评论 3 6
  • 这不是鬼话,是神话。是文化,更食文化。 现在,人们把“知了猴”戏称为“唐僧肉。” 作为食材的“知了猴”,不是会飞的...
    liuzesheng阅读 4,342评论 16 14
  • 07 第一秒,笑容凝固在脸上 不知何时起 他的一言一行开始让她驻足 “我只希望你的努力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他说 不...
    落苏谣阅读 2,206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