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有很多牛人,我最欣赏的牛人还是曹公。曹公何许人也?当然是曹操了。按驼庵居士顾随的说法,在文学史上,被尊称为“公”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曹公曹操,另一个是陶公陶渊明。
“乱世出英雄。”这话是被历史所证明了的。而且,这里的英雄不仅仅是指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之人,还指文化上的英雄。例如孔子、庄子、屈原、曹操、陶渊明、左思等等。乱世出沙场英雄很好理解,为什么还会出很多文化英雄呢?那是因为,一则乱世没有言论控制,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大胆抒怀表志;二则乱世之有志之人都希望能指点江山,努力探索创造太平盛世的思想。
曹操既是沙场的英雄,又是文化的英雄。这就是我特别欣赏他的原因。
一想到曹操,我眼前出现的总是那幅画面——曹公趁着酒兴,一边舞动长槊,一边啸吟《短歌行》的帅模样。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想必苏大学士也是对曹操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谈曹操的诗名,不得不谈他的《短歌行》(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只谈其一不谈其二,因为其一历来被认为文学价值远远大于其二,我也这么以为。《短歌行》的形式与《诗经》里的大多数篇章是一样的,四字一句,节奏鲜明。据考证,《短歌行》用的就是《诗》中“小雅”的曲调来吟唱的。此诗当中,曹操还直接引用了《诗》中的句子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小雅·子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曹操是求贤若渴之人,他反对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短歌行》就是一首饱含真挚深沉情感的“求贤歌”。有人认为这首诗是特为关羽所做,关羽为了刘备弃他而去,他心中渴望关羽能回到身边来却又知道没有希望,所以才“忧思难忘”,吟此《短歌行》一首。“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这么去对应具体的人和事也有其说头,不过这就折损了这首好诗的格局,也让人怀疑曹操的胸襟了。当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曹操对一个关羽如此不舍,只要他能回来,哪怕此时正在吃饭,一定要将饭赶紧吐出来,不耽误一分一秒去迎接他(“周公吐哺”),也足以看出他对贤才的渴望和敬重了。
谈曹操的诗,还有两首不能错过,一首是《观沧海》,一首是《龟虽寿》。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观沧海》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曹操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他登临碣石山,面对苍茫的大海,没有感慨,没有赞叹,只是将眼前之景一一道来,但几乎每一个字里都饱含着激情,书写着豪情。透过这些充满力量,境界阔大的景,我们的目光仿佛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很自然地把崇敬之情投到了伟岸的曹操身上。我们看到,他目光如炬,深邃悠远。他的眼里没有细枝末节,目光越过近岸波涛、高耸山岛,越过丛生的树木、丰茂的野草,阅读着洪波苍茫的大海——日月星辰都来自大海的怀抱啊!联系前面读过的《短歌行》,这不正是曹操海纳百川的胸襟吗?中国几千年都是“农业社会”,对海洋不重视不待见,所以几千年基本没有海洋文学,唯有曹公面朝大海文思泉涌,为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填一空白——果然是了不得的一等人物!
《龟虽寿》是《步出夏门行》的第四首,写于曹操刚刚打败袁绍父子之际,有豪情,亦有哲理。这首诗中的句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成为了人们用来激励人生常用的话。人生虽有时,只要胸中常怀壮志,奋斗不止,每一天都会是精彩的。人的寿命长短,不仅仅是由上天决定,只要将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只要创造出真正的人生价值,生命就会拥有了永恒的价值。曹操想得十分明白啊,仅仅有自然生命的长寿又有什么用呢?神龟、飞龙也终究会化为尘土,何况是人生不过百年的芸芸众生,还是扬起人生的风帆,破浪而行啊!
我喜欢曹操这种既有《诗》味,又有乐府民歌味的四言诗,还有一个最简单的理由——读起来节奏明快,声韵饱满,舒畅啊!读读试试吧,是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