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想知道,张爱玲究竟是遭遇了多大的伤害和痛苦,能对人生如此绝望,对生命如此倦怠,才能使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凄惨,每一段爱情都无疾而终,都情深缘浅。
世间男儿多负心,世间女人多深情。
这是我第一本不忍卒读的书籍,明知结局悲惨,却仍旧满怀期待,曼桢和世均在一起的平平淡淡,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没有情深似海的承诺,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让她们相遇于人海,错过于孤岛。
我痛恨张爱玲的残忍,又同情她的命运,一个人究竟对生活充满了多少怨念,遭遇了多少背叛,才能失望透顶,从满心欢喜,从爱情憧憬。
从前,喜欢结局悲伤的故事,那让我们认清现实,但是,读到张爱玲的故事,却如此强烈的希望故事能没有结尾,爱情能没有终点。
从一开始,就知道曼桢和世均,叔惠和翠芝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是这个世俗礼法的禁锢者,每一个时代的先锋者注定是无疾而终的,新思想与旧礼法的过度,总有人是会受到伤害和批判。我们都明白,就算没有曼桢遭到祝鸿才的侵害,就算曼桢没有家庭的负累,也不会与世均白头到老,世俗如此强大,强大到我们只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可能,在一切都没有发生,也不会有美好的结果,因为生活很脆弱,再相爱的人也会被生活的柴米油盐打击的一败涂地。
或许这样的结局太悲伤,可能也是最好的安排。
再热闹也会归于平静,再欢喜也会走到厌倦。我很喜欢一句话:与其厌倦到终老,不如怀念到哭泣。一切美好的模样就把它放在幻想里吧。这旅程太短,就让车开慢点吧。
如果有人问我,在假装欢喜和享受孤独之间,我会如何选择,我想我会假装欢喜,因为它会让我痛苦,疲劳而我,喜欢。它让我更加明智,也让我更加看到这个世界的精彩。
其实,我挺恐惧处在人群之中,我害怕每一个行为会让别人不满,我害怕别人不喜欢我,我终于有点儿懂得,为什么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甚至碰到棉花都怕刺伤,因为他们太善良,不愿破坏这世间的美好,他们就想走不进这世界的局外人。一切的陌生使他们恐惧,人类的眼神使他们敏感。在夜深人静,才会暴露自己的怯弱。
半生缘太短
长相守太难
无缘便无累
无情便无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