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我们学校举行了共读一本书活动,这次读的是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这本书一共分四辑,第一辑是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是啊,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了,做教师的理由是什么呢?爱还是习惯了这个行业,我也在心里默默的问自己。
再刚刚从事教学时,觉的要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老师,那时自己也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班级上,但是,当时看书的氛围并不浓烈,所以几乎都没有怎么看过教育书籍,记得很清楚,我第一次接触教育类书籍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给教师的建议》这两本书,后来慢慢的多了起来。
这本书和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36条建议》一样都是针对一线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作答,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从教几十年的教育前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用信件阐述了我们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
我们班里有一个孩子,一学期下来几乎没听见他发言,其他科目好像也一样,课下也几乎没听到他说过什么话,总觉得他不愿意和我们老师交流。或是怕他自己说话我们听不懂,不愿说(他是南方人)。一次偶然,我们有了单独在一起的机会,第一次听他说那么多的话,第一次看他写作业,以前总以为他是在上课时听不懂,到这会才发现归根结底还是学习习惯不好,能听懂,再练习的过程中错了就错了,反正我写完了,不愿订错,自觉订错的习惯太差,也没有克服困难的心理。面对这个孩子,我绞尽脑汁,想着用自己的方法去改变他,可尝试了很多次之后几乎不见成效,他还是我行我素,这让我又了心急的感觉,于是焦躁、愤怒随之而来。朱永新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渗透的“不要急”、“慢”或许是做事的关键,潜移默化往往比拔苗助长更重要。我相信,我们作为老师的做好自己,用我们的人格去影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那写缺乏自信和关爱的孩子,我们的关注和关爱能让他感受不一样的温暖。
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找到自我,他们肯定能爆发出我们难以想象的能量。朱老师的这些教育理念,我会一路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