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聊了好久,休息的时候感觉已到深夜,农村夜里绝对的安静让平日浮躁的心瞬间无处安放,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立仁迷迷糊糊地说,总以为自己足够强大,原来我们一直都没有学会面对自己,甚至与自己对话。
第二天醒来太阳已经在柔和地抚摸卧室,一条条光束像是要把整个房间塞满。延哲把立仁摇醒,看着他睡眼惺忪的样子,很难想象这是曾经矜矜业业数年如一日从不迟到的良好上班族。早饭不知道吃啥,一人一个煎蛋和一份冲泡豆浆草草了事。我带你去爬山吧,去北心的山上逛逛,中午咱回明都吃饭,可以看出立仁心里还是想去看看山上的沙漠与众多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考虑到明都地区的海拔较高,紫外线回很强,立仁确认延哲的防晒措施做到位之后才出发。山路比较崎岖,这几年上山的人相对之前更少,路旁的杂草也多了起来,有些小道会影响正常行走。“刚才一路过来,怎么看着村子山上有好几座庙呢,你们这也信这个吗?”延哲看到好几座庙宇心生疑惑。“不算信这个吧,山上的那几座庙分别是观音庙,龙王庙,佛爷庙,以前去观音庙主要是求子求福,去龙王庙是希望风调雨顺,佛爷庙的来历我不太清楚,除了观音与龙王负责的事,其他的好像都是去找他,包括姻缘也是他的工作。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或者拿不准主意的时候去抽签问卦,心里有个寄托吧。”立仁不在知道解释的对不对,这些不过是他作为亲历者的一些看法罢了。延哲好奇立仁家里以前有没有去庙里问过类似的事情,立仁倒也不爽快,说他考大学的那一年他爸觉得佛爷庙太远就去观音庙许愿,如果可以顺利考上大学便需他贰佰元。“我那时还逗我爸,这事按道理是佛爷来管的事,你去找观音,观音会接单吗?还有你真的觉得观音会帮我考上大学吗?结果我爸说想啥呢你,能不能上个好点的大学还不是看你水平,我找观音是心里求个安慰罢了,中国人几千年了不都这么这么过来的。至于你说观音接不接单,这个我也不知道,既然他管生娃,那后边的教育他也应该接手的,不然这售后服务就太差了。”立仁担心延哲不太明白,又向他现身说法。
再往高出走就是只剩细杆的枣树林,“以前这些都是种一些小米或者糜子,一点都没有荒废,就算建国后村里修建水渠,滩里的可用农地已经很多的时候这些山地也没有中断耕种。后来我们家家户户响应政府号召退耕还林,家里的地全都栽上了枣树,不过有点我觉得很好玩,我基本没见过有人去打理这些树,可能种这么多枣树对于村里人而言不过是为了拿政府的补助,他们心里清楚这树活不了,就算活了枣子也不会长得好。”立仁将他能想起来的这些一股脑说出来,他希望将他的世界都介绍给延哲。 “政府的做法不合适,村民又违背不了政府的意愿选择敷衍了事,浩大的工程到最后只是政府的面子,怎么没人指明呢?”延哲听后有更多难以理解的事。立仁帮延哲分析,村民荒废了本就产量不高的山地,换来了政府一次性的补助,算来也不亏,政府将退耕还林的政策实施落地是政绩一件,名利双收,或许这些树能不能活从来都不是重点,也没人在乎,北心或者明都的落寞何尝不是如此,如此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