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关于手账+学习力这个主题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就报名了这次课程。
学习力啊,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真的是一个稀缺资源。
开课前,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囤课,有些是上过的,一直想再复习一下,没空复习的。一些是各种APP里购买的小课。不知不觉就列了有6页纸。着实把自己也吓了一跳。没听完和没听的,就占了一大半,看到这个数据,我好好反思了一下。就是因为自己的学习力比较弱,时间安排不合适,还有一个心理,总是想等有空做笔记了,再去听课,浪费了很多的碎片时间。 不会抓重点,认为什么都是比较重要的。高估了自己的时间和能力。
在这次训练营开课前,我想学会1.能合理的安排时间,2.提高效率,用效率手帐管理自己的工作,3.提高学习力的方法,能解决囤课问题。
现在21天训练营已经结束了,我收获了很多。
1.我弄清楚了,关于手帐体系。
之前我会觉得手帐体系是本子,开了一堆本子,每天按照本子的功效来安排自己的事情。每天要阅读呀,要写手账,有的时候很忙,无形中给自己造成了很多负担。
体系其实是一个相对持久的计划,是定期并且长远做的事情。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去细化完成的过程。
现在我在做的时候,会先设定目标,然后分解到月计划,日计划当中。每天列TU DO去一点点建立自己的效率体系。
2.对于打卡的新认知。
在开课前,麦子让我们每天打卡三件事情。一件事是非舒适区的,两件舒适区的事情。
我当时没有多想,就选了三件自己最想做的事情,1早起运动,2.每天阅读,3.解决囤课。
打卡也是分为很多类型的,虽然都是每天要做的事情,但是根据目的不同,意义也会不一样。有一些是想要习惯养成的打卡,有些是要完成的计划打卡等等。
我这次的打卡有两个是想养成习惯,一个是计划。与麦子让我们打卡的初衷有点跑题了。麦子是希望我们在这21天,能给自己定个目标,每天去完成。而我。。。
接下来的打卡,我会先弄清楚目的,在根据目的去设计自己的打卡
3.熟悉了各种类型本子的用法
作为一个效率儿,效率手账一定要注意三点
(1)内页是固定模式的,(2)要有月计划和周计划,(3)便携性,可以随时带在身上的
4.更熟悉了效率APP的用法
我之前用印象笔记是先建立好很多的笔记本组,根据建立好的笔记本组去建立笔记。这样有局限性。这次我就把所有的笔记本组都删了,根据笔记去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石墨和幕布,觉得他们俩是很好的搭档。石墨用来记录逐字稿,幕布来记录课程的重点内容,二次整理。在逐渐熟练中。
滴答清单,这个我还没有玩转,需要进一步熟悉。
5.提升学习力
(1)找到目标(2)提升行动力(3)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6.现在知识爆炸,知识的迭代太快,要掌握底层的逻辑知识,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
7.最重要的一点,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报名学习这个课程的目的是什么,既然报名了就要去踏实学习。
在这21天中,我坚持早起。每天都会快走,做一些简单的运用。这让我身体也舒服了很多,很喜欢这样的感觉。效率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我阅读了3本书,并且每周参加洋葱阅读的周打卡,输出三篇阅读感受,每篇1500左右。
解决了两个小课,并且专业课程学习了一半了。
完成麦子训练营的课程,并完成了6次作业+1次复盘。
这次的学习,不仅仅让我学到了效率APP 的用法,效率手账体系的建立。而且麦子还教授了很多的底层逻辑思维的建立。让我更加清晰和明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在哪里。接下来,就是要不断熟悉运用生命之花,各种效率工具,让自己不会辜负每一天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