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新就业形态”很多人可能比较陌生,但如果换一种说法,比如自由职业、灵活就业、电商、网红、共享经济,相信大家就耳熟能详了。而且近年来,随着成功者的不断涌现,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就业形态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新就业形态的特点
新就业形态与传统就业的区别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平台化、去雇主化、创新化、爆发力等方面,而这些特点也正是吸引年轻人参与的魅力所在。
互联网平台化:随着新零售、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的发展,电商平台、各种兼职平台、内容创业平台欣欣向荣,在互联网上出现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人们的工作打破了以往的地理限制,依靠微信群、QQ群、网上转账等方式,就可以和不同城市的人一同合作,为天南海北的需求方提供价值,比如电商、兼职文案等。
去雇主化:在新的合作关系下,人们通常不止为一个甲方在工作,也不是与同一群同事在合作,每个人更像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一人有限公司”,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有更大的自由空间,不受雇主的限制和剥削,这是很多人选择新就业形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创新化:无论从工作内容还是技能需求,新就业形态都与传统工作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电商和线下销售人员相比,所需的技能就从码货、柜台布置等方面,变成了网站页面布局、电子设备操作等。而成果产出方面,现如今的短视频、网络图文等,不论是创意、深度、垂直度、质量、数量,都比互联网刚兴起时有了质的飞跃。以前刚有百度时,人们能方便的了解到一些未知事物的基本概况,就已经觉得受益匪浅,现在各种美食、旅游、恋爱经验、生活技巧、装修知识、创意娱乐、新奇展示等内容,更是细化到了生活中微小的方方面面,让人经常收获到意外的惊喜。另外,就连高科技企业也开展了面向全社会的新业态合作,比如华为的人工智能业务就在全球合作了数十万注册开发者,为各地企业提供细化到具体业务流程的AI应用服务。可以说,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爆发力: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90后靠公众号年入百万、成功电商几年内身家过千万、一条销售推文创造数十万利润的事实,如今已是比比皆是,这是传统工作岗位望尘莫及的,因此也给了年轻人巨大的动力。
新就业形态的优缺点
很明显,自己当老板、利润归自己、工作机会多、工作方式有弹性、发展有爆发力、国家政策鼓励支持等都是新就业形态的优点。
然而,新就业形态的的问题和风险也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关键原因。
失败率高:能够出现在聚光灯下的成功者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人的努力和付最终换来的不是赚到大钱,而是败光了自己或父母多年的积蓄。
前期艰苦: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则比常规就业更难。由于没有前人的积累,很多方面都需要自己从零做起,因此刚开始几年的原始积累是最艰难的时候。同时,由于新就业形态属于新兴产物,各方面缺少配套、规范,很多麻烦都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综合素质要求高:想要成功,从业者的技能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经验、自律性都比常规工作要求更高。普通毕业生仅凭一腔热情就去干,摔跟头的可能性非常大,在这时候如果决心不够坚定的话,很容易半途而废。所以如果没有点“创业失败了,就去打工挣钱,再进行下一次,再失败,再打工,再下一次,直到成功为止”的精神,恐怕也坚持不到最后。
发展前景的判断:虽然新就业形态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如果从业者没有给自己做好好长远的规划,到后期很可能也会是竹篮打水,白忙一场。
劳动保障:这是很多从业者都容易忽视的一点,很多人认为自己年轻、自己能挣大钱,或者因为前期资金紧张,往往忽略了社保的缴纳,这对后期个人意外风险的抵御将是重大隐患。比如创业多年失败却没有养老保险、患大病却没有医疗保险等。
社会认可度:在老一辈的价值观里,很多人认为新就业形态就是以往的个体户,而且向其他人介绍时也不像有具体单位那样容易被接受,因此不少人认为做这样的工作不够体面。
未来发展
不过,不管人们怎么想,新就业形态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有权威机构预测,AI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率将会由目前的4%,提升到2025年的86%。到那时,重复性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图像识别、个性化推荐等较高级的工作,人类也没有人工智能做的好,人们的就业将受到极大的挑战,充分释放创新力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此,不论是在单位任职,还是以新就业形态从业,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优秀的创新能力,才是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