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到常识,以常识作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之所以倡导教育常识,是因为那些遍布世界的令人心痛的教育,几乎都与对常识的遗忘、对常识的违背和扭曲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
今天阅读了第五章学生常识:教育最需要的常识 第29节.学生是种子,不是石头
在正确的做教育之前,需要正确的看教育,教育理论,也称教育观念,就是认真地看教育之后形成的见解和看法。
最重要的是看学生,即学生观。就是怎么看待学生,就会怎样做教育,就会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如果把学生看做"容器″,教学方式就是"灌输"和"填鸭";如果把学生看作"石头″,教学方式就是不顾学生需要和感受的"一言堂″,是任意妄为的"精雕细刻";如果把学生看作"种子″,教学方式就是耐心呵护,平等对话,多项互动。
我们应向美国年度教师贝特西.罗杰斯所说的那样,"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玫瑰花蕾,但却有不同的花期;花开的早与迟不是判断花蕾价值的标准。
迟开的花蕾和早开的花朵有同等价值,拥有同样美丽,需要教育者有同等的尊重。对于迟开的花蕾,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耐心的等候,等待花期的到来,这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