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中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在洗澡,逛街,发呆时会突然浮现出一个情节,一段对话或者一些片段,但这些灵感一闪而过,随即消失,很难捕捉。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方法,把一个点子变成一个故事。
从一个不错的点子,到完成一部劲爆的小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合理的预设,用我们通常说的就是做一个大纲,让人物和剧情,围绕着这个“梗”往下进行。
雪莉·艾利斯在《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一书中说:短篇故事和长篇小说的开始都被我称之为“种子想法”。它可以是一个形象、一个概念或者一段经历,不管多么微不足道,它都能使你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把这个想法变成一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故事。
你要反复思考这个种子想法:这个人是谁?他从哪里来?他要去哪里?路途发生了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的世界中还有谁?
要想象人物并画出可能的场景,因为你是在努力将这个种子想法发展为一个新的令人激动的故事。
接下来的练习:
首先,选出三个“种子想法”。听到的、看到的、或是亲身经历的都可以,只要你觉得它可以作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或一个冲突的起点。这些种子想法可以简短,但要明确、具体,不能模糊、抽象。
一个种子想法应该像这样:
一名女子对着电话那头说:“现在做什么都没有用了,结束了,完了。我今天晚上就要离开镇子了。”
一位老人坐在高架铁轨上,来回摇晃着身体,自言自语……
有人正在你的梦里对你进行一场谋杀……
上面的每一句话都有利于展开你的想象力。
你有种子想法了吗?
现在挑一个你最感兴趣的,花大约15分钟,以草稿或笔记的形式把它写成一个故事情节。在这15分钟内写尽可能多的内容,主要人物是谁?故事发生在哪里?什么时候?冲突是什么?还要写点发生的事情。这时候不要担心写得好不好,只要尽可能地多写。记住,这个阶段你还不是在写故事,只是打草稿,只是将15分钟内能想到的所有东西都写下来。
然后,从剩下的两个种子想法里挑出一个来,把它融入到已经写下来的情节之中。就好像把它压缩,然后让两者相互利用。为了做到这一点,这两个种子想法,以及正在发展着的故事情节可能需要做出改变。
根据我所读到的种子想法,我会思考:这一条和那一条适合组合成一个故事?
有时仅仅凭借这些配对就足以展开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更多的时候时却无法成形,每当这时,我便会自问两个问题:
1.这些角色需要什么?
2.什么地方会出问题?
再来看看这些条目的结合,挑选出你最感兴趣的结合点。
比如:电影《七月和安生》。
第一个种子想法:两个女孩一起成长,结下了友谊,长大后爱上了同一个男人。
第二个种子想法:一个女孩活在小城,安分守己,岁月静好,另一个女孩流浪四方,看遍世界。
这两个点子互相穿插后一个有趣的故事产生了。也有人把这样的写法定义为一条主线,一条副线,互相交集,丰满人物,精彩剧情。
先设想出一种情形,并构想出这种情形下的一个人物角色,然后思考这个角色尝试着完成什么。他一定在试着做什么,因为小说总是围绕人物试着达成什么目标而展开的。现在问问你自己:这种情形会导致何种问题。小说就是关于情节出错的故事。
关于巧合需要特别小心以下三点:
巧合事件发生要尽早,最好控制在开篇头两章节内。
尽量使之真实自然。
故事里不要再出现其他巧合,一个就够了。
即使有了种子想法,有时我们也会头脑一片空白,我们知道小说怎样开头,却不知道如何收尾;或者知道如何开头和收尾,却不知道如何充实中间内容;也可能对整个基本构架了然于胸,但对具体细节却模糊不清。
假如角色做事的理由牵强附会——只是因为情节所需才有此作为,那么读者便会感觉索然无味。所有的故事其实都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签下了一份合约。读者要求:“给我一个令人信服的世界。”而人物角色则是这个虚拟世界的主体。因此,倘若角色的行为动机不足为信,那么故事的其他部分也难以让人信服,故事会在瞬间烂在坑里。
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丢弃提纲,既然两个种子想法无法碰撞出火花和故事,它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碰了一鼻子灰,这个时候唯一可做的就是推倒重来,就像一个拼图游戏,要尝试多次,才能找到完美的结局。
有时我们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角色没有遵照计划行事,——这表明人物角色生动、富有活力,就任由他们朝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吧,新剧情应该尽力满足他们的所需。
其次,假如人物角色的举止没有暗示剧情该朝哪个方向发展,那么就需要添加些刺激的因素,再通读整部小说——找出你真正感兴趣的一幕情节在哪里?丢弃那一幕之后的所有描述,在存留的情节上构建新的剧情。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有的写作方法只是提供了一个菜谱,参照着它去实践并在实践中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当好奇心还没有抵达时,千万不要提前被任何写作的条条框框束缚。过早的约束让我们邯郸学步,不会走路。尽管去写,在写的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再查找方法,这样,我们会一直兴致盎然地走在写作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