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林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活动为内容的节日。植树节的历史已有百年,在民国初期人们就认识到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到了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正式将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
庆祝植树节就是人类向自然回馈的一种方式,人类发展需要森林资源,同时也要适当的补偿,否则就会出现竭泽而渔的严重后果。不光是在植树节这一天群众们会自发的进行植树造林,国家每年在植树季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植树,以期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种下的树还没有成材,而一片片的成年林木就倒下了。荒山秃岭确实触目惊心,但是在如今也是司空见惯了,曾经的发展理念造成的后果我们无法评论,况且国家也正在下大力气进行整治,然而还有更多无知行为给森林带来巨大的伤害。
我们家两代人都是基层林业工作人员,所以我看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套路,虽然破坏了林木,但是接受处罚之后仍然有收益。
东北地区的人参可谓驰名世界,是一位名贵中药材,市场行情也是非常的好,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效益,就有很多人动起了歪脑筋。私自毁林种人参肯定是违反《森林法》等相关法律的,需要进行赔偿并且恢复原状,还要按地亩数进行赔偿,但是人参既然种成了,那就不能去破坏青苗,对于这个既成事实林业部门职能等人参下山,然后再责令当事人还林。这样一来可就有账算了,人参出卖所得归当事人所有,扣除所有的违法成本,包括买树苗,雇人植树等等,还能剩下一大半利润。违法不犯罪,就当庄稼欠收少挣点钱而已,只要肯干,还是大有可为的。就这样,一家带动了一个村,一村带动了一个镇,进而是一个县,最后成为了整个地区的一种风气。
东北自古就是重要林区,所以整个地区的木材加工企业遍地开花,有的是规模企业,但绝大多数都是小作坊,近些年木材价格持续低迷,所以想要生存就需要想点不一样的办法。盗伐林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国家下大力气整治,却收效甚微,其实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小作坊们想要挣钱就得收黑木,黑木就是没有采伐手续和检疫流程的木材,说白了就是盗伐分子到山上偷的木材,然后偷偷地再卖给这些小作坊,这样一来木材价格就能减半,对盗伐者来说这就是无本的体力活,对小作坊而言也能盈利,看起来是双赢。
之所以说国家屡禁不止,就应了那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时候爷爷抓到的盗伐者都是大摇大摆大卡车的拉木材,主要打游击战,有侦查有后路,一般都在下半夜行动,就赌你坚持不住,可是只要人员轮转到位,就一定能擒住他们。到了我爹做这项工作后,虽然物资装备都大幅提升,但是盗伐者也升级了,成了伪装者。他们变成了面包车运输,一次一立方,从外观上一点看不出来,还有用厢货的,一开始的时候确实让人摸不到头脑。后来对后半夜出来行动的面包车一律检查,只要追上去就知道姓蒋还是姓汪了。跟在后面给双闪,只要突然加速就不用紧咬不放了,拉开距离后面包车就会突然停下,盗伐分子就会疯狂的窜紧野地里,他们的目标也很明确,不能人赃并获。这些干体力活的人身体素质非常好,一般都很难抓到。
在东北农村,就这两项如果都干,那这个人一定富得流油,因为这要比种地来钱快多了。我爷爷就常跟我说,咱们家在村里没搬出来的时候算得上富人家,当时是工人,好多人都羡慕,可是现在再回村看看,大部分人都比咱家强,而且强很多,都是靠头木头、开参地发了家,只可惜村里的山都秃了,再回村明显感觉风比以前大很多。爷爷离开村四十多年了,这些年村里人富了,可是树都没了,也有很多人因此进了监狱,可是他们并不想停手。
我小时候一直都觉得植树节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节日,山上的林子那么密,再种树就种到家里来了。可是我错了,长大了我发现,植树根本连雪中送炭都算不上,树木生长周期根本不能适应如此迅速的采伐活动,纵然国家禁止采伐,但是根本无法遏制人们的贪欲,如果不能守住既有的森林资源,那么东北的山岭将布满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