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朋友圈发了一组在国外游玩的照片,立马就有朋友在评论了列了长长的清单帮忙代购;你PPT或者美图功底还不错,同事做汇报工作的PPT时找你帮忙美化;你在一二线城市打拼,每年都会有一些朋友亲戚过来游玩,然后让你帮忙安排住宿和游玩行程。这些事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可以答应,也可以拒绝。如果对方开口跟你借一百万,你可以痛快的说,我没有。可惜对方提出的要求偏偏是你可以满足,但又多少有些不便的。而且一旦你拒绝了,还要承受不善良,不友好,不念旧等之类的道德谴责。
其实并不是你不够友善,而是这些要求对方本来就不该提。能给你列出长长的免费代购清单的朋友,必然是不懂得体贴你的,真正的朋友自然懂得买好这一堆东西所要耗费的心力;如果是相交甚好的同事,改个PPT举手之劳,你也许不会放在心上,之所以心生厌烦,无非是关系本来就一般;如果是至亲的好友过来游玩,你开心都来不及,哪有什么好抱怨的,能让你不太情愿的答应的,十有八九是关系本来就有点疏远的亲戚或朋友。
我相信有一些人,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心中好好先生的形象,还是会去答应别人提出的这些请求。对自己的评价也总是建立在别人的反馈的基础之上,为了避免出现“差评”,就会去讨好别人。那形成这个心理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做回自己呢?
一.形成原因
1.讨好,只为不想被抛弃。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妹妹体弱多病,父母把更多的爱给了妹妹。为了得到爸爸的关注,松子一直在做鬼脸。
如果年幼的时候,某种方式让我们找到了存在的价值感,我们便会容易执着在这个方式上继续寻找。因为害怕被抛弃的感受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我们认为,只有讨好别人这一种方式。松子终其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为照顾别人的情绪而生,于是有了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被抛弃感,甚至都让人不敢奢求亲密,转而执着于形式上的被认可。同时,因为害怕被抛弃,所以面对可能出现冲突的时候,我们又戴上了面具。如果你不能表达那些所谓的消极情感,你越是忽略自己去当好人,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越不真实。你会被看成是平面的、可有可无的人,因为你的生命不是立体的,而是无足轻重的存在。
2.家庭教育
有两种类型的父母容易塑造讨好型的孩子
一类是父母本身就是讨好者人格,自尊和价值感都很低。他们一方面会不停的教育目己的子女做人就是要讨好别人获取生存,一方面又言传身教许多讨好的模式。甚至从小时候开始,父母就会在对待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时,牺牲自己孩子的需求去满足别人家孩子的需求,捧着别人家的孩子,照顾别人家父母的脸色,而委屈自己,牺牲自己。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自我感觉就低人一等,不自觉的就容易讨好别人。
一个家族在传递讨好的时候,它一定会传递与之匹配的抱怨。在外人眼里,讨好型的家庭似乎与世无争,对外总是在示好。但是就像一个人一样,过度的讨好会引发人性的失衡。在讨好者家庭的内部,也会有更多的抱怨和负能量释放的方式。除非发现这种模式的不合理,才会尝试去改变,不然的话,他们就会一直讨好下去,甚至把这种讨好的模式传递给后代。
另一类出现讨好型孩子的家庭往往存在着控制欲过强的父母。在这种家庭里,孩子的一切必须围着父母的需求转,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意见和自我,孩子必须孝顺,一旦孩子做不到这些,这些父母就会通过指责、批评、打骂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渐渐的,孩子内心的声音被完全泯灭,而成为只依赖大人评价的傀儡,孩子变的胆怯畏缩,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觉得自己必须讨好父母,因为只有讨好父母,目己才有好日子过,当他们长大后,讨好父母的模式就变成了讨好所有外部世界的人的模式。
二.如何走出困境
1.意识上的独立
要知道自己并不是为别人而活着,对自己的评价也不要建立在别人的反馈之上。
别人不会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你也没有义务去满足别人的期待。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也许,我们更该关心的是,自己过得如何,因为这样的人生才会更真实而自在。
人见人爱的,是戴着面具的木偶娃娃,深入你的内心,才能触碰到真实的自己。看到你曾深藏的爱与痛,你会看到你的内心,藏着一个孩子,那是最真实的自己。
2.勇敢say no
不敢拒绝别人,其实是害怕别人拒绝自己,不敢愤怒,是期待别人可以悦纳自己。
美剧《破产姐妹》里,Max 对 Caroline 说:
做人除了说 YES 之外,还是要经常说一下 NO。亲和力虽然很重要,但是人的价值,却是靠拒绝而来的。拒绝,可以让你变得更珍贵。
其实,愤怒与开心同样的重要,拒绝与接受同样的有意义。
如果没有愤怒,别人怎么知道,他们是否触及了你的底线。如果不能拒绝,别人又怎么知道,他们是否突破了你的边界。伪装成没有恨,没有脾气,没关系的人,最后也就没有了爱,没有了个性,也没有了存在感。
3.如何say no
上面两条做到之后,开始有意识去拒绝别人,但拒绝的方式可能还是委婉的,想着为对方保留足够的面子,去解释自己并非不想帮忙等。但这些圆滑的策略并不总会奏效,很多时候,模棱两可的说辞只会让对方认为事情有扭转的余地,从而不停的说服你。当对方最后发现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你就范的时候,他的内心可能会更加反感。“早知道就不跟你多费口舌了,浪费我这么长时间”,他可能会这样想。因此,当你说“不”的时候,你只需要说“不”,可以礼貌一点但无须过于谦卑。你要知道,在自己的领地,无须经过对方允许才能拒绝。
从今天开始,试试做个“难以相处的”人,尽情尽兴地给讨厌的人甩脸子,光明正大地给喜欢的人说情话,肆意地活在生命的痛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