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冬日之心细看霜华,他在雪中谛听,无视其他一切。——题记
今日大雪。转眼已到大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间流走、季节转换的密码就在二十四节气里。二十四节气串起了季节的变革,每隔十五天,就会有一个仪式,成就一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一个浪漫的名字,藏着古老的故事,滋养着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中国式的诗意生活。大自然是有灵性的,居然可以在大雪节气让我们遇见初雪。春之细雨,夏之流云,秋之明月,大雪节令,自然少不了霏霏雨雪,那是沉郁里绽放的浪漫。林清玄说:“冷暖最深刻的感受,不是在肌肤上的,而是心情的。在落寞之际,处在春天的花园里,心里仍然会冷;兴起之时,即使走在寒大的雪夜,还能有暖意。”“大雪”是一个更能让人回到自己的节令,宜静坐,冥思与幻想。昨天儿子还来信问,上海有没有下雪,我说没有,等你回来了才下。没想到,离他回国还有半个月,雪就来了。
今天上午和谷歌大中华区的高管Ben见面,一并听他对首届进口博览会的参展体会和对上海城市保障工作的建议及下一届进口博览会的期待。基于当下国内企业出海的澎拜热情,谷歌还是相当重视中国市场。我对谷歌的兴趣除了它的人工智能和文化研究院,我更看重它新近提出的永生话题。刚刚在前几天,谷歌旗下公司 已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最具挑战性的科学研究问题中,其刚刚推出的 AlphaFold 可以仅根据基因「代码」预测生成蛋白质的 3D 形状。其DeepMind 的人工智能 AlphaGo 曾在国际象棋、围棋等项目中取得了超越人类的表现,其研究不仅震惊世界,也两次登Nature。
我们都知道,蛋白质的 3D 形状取决于其中包含的氨基酸数量和类型,而这一形状也决定了其在人体中的功能。例如,心脏细胞蛋白质的折叠方式可以使血流中的任何肾上腺素都粘在它们上面,以加速心率。免疫系统中的抗体是折叠成特定形状的蛋白质,以锁定入侵者。几乎身体的每一种功能——从收缩肌肉和感受光线到将食物转化为能量——都和蛋白质的形状及运动相关。通常情况下,蛋白质会呈现出能量效率最高的任何形状,但它们可能会纠缠在一起或者折叠错误,导致糖尿病、帕金森和阿茨海默症等疾病。如果科学家可以根据蛋白质的化学构成来预测其形状,他们就能知道它是做什么的,会如何出错并造成伤害,并设计新的蛋白质来对抗疾病或履行其它职责,比如分解环境中的塑料污染。DeepMind 表示,AlphaFold 是该公司首个证明人工智能研究可以驱动和加速科学新发现的重要里程碑。看来,人类医学研究要前进一步了。
我一直以为,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恐怕就是生老病死了。即使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再大,财富再多,最终都敌不过自然规律,走向死亡。到了2029年左右,人类会来到一个临界点。每过一年,人类的寿命能够延长一年,这要得益于科学技术到那个时间的发展。谷歌首席工程师Ray kurzweil就曾说:“到了2029年左右,人类的寿命将不再是通过出生的日期到活着的时间来进行计算,那时,人类每年所延长的寿命会比已经走完的时间还要长。”目前的科技发展,已经实现了一些医药领域的惊人成就。比如3D生物器官打印机,可以成功实现组织器官复制等一系列任务。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可以被视为人工智能软件来进行对待,即利用“编程理念”来重整人体的“组织编程”,对错误“程序”进行修整,比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永生”预测,是建立在非生物智能技术之上展开的。他表示,到了2045年,人类的非生物智能技术将彻底完善,并将超过目前人类智能总量10亿倍之多。到那时,这些非生物智能技术强大的创造力将最终实现全人类的永生。人类将能够对所有的身体组织,器官活性进行重新修正,不仅如此,还能够研发出直接应对于某类病症的药物,而且这一切的实现不再需要通过试探性治疗手段进行医治,因为这些药品直接应对于该疾病的整个盛衰过程。如果kurzweil的预言成真,这意味着过不了几年,全人类将进入“不死的航道”。然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切,是否意味着比人类生存力更为强大,更加先进的物种,已经出现了呢?
不久前,Facebook的两台聊天机器人Chatbots被发现:不仅能够轻松实现和人类沟通,还发明了他们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而作为发明者的人类,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这一次意外的发现,让实验室的科学人员立即停止了该机器人项目的研究,以防止机器人“失控”。另外一个由美国实验室发明的社交型美女机器人Sophia,在此前一次参加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她要摧毁全人类。尽管很快,她就补充了一句:机器人可以和人类一同征服世界。但当时也引发不小波澜:人工智能尽管会为人类带来许多自身根本无法实现的愿望,但它们的威胁也不能忽视,因为它们实在太聪明了。这个问题,即使对于研究永生学的专家们而言,也是一个无法定性的是非题。还有一位同样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他对人工智能的笃信与爱,来源于他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大量的科研成就,他说:“如果你问我机器人会成为整个地球的继承者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他们会是我们的孩子。”我在想,死亡为我们人类的生命赋予了意义。死亡让我们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及其珍贵的价值。如果我们活的太久,时间会变得一文不值吧。人类进化,繁衍生息几千万年,我们面对疾病,痛苦,不幸,挫败...但同样,我们的一生也在经历着欢乐与幸福,最终安然闭上双眼。这是大自然为人类设立的规则,上千万年来一直是这样的。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能活得长久些,更长久些。这也是为什么我关注谷歌并持续看好它的原因。
今天的微信日历上说:“他以冬日之心细看霜华,他在雪中谛听,无视其他一切。”细看、谛听又无视,因为冷静。忘记了谁曾说:“人应该时时怀有一种死的恳切。”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凭这个,凭这样一念,就产生了宗教、哲学、文化、艺术。我们是怀着悲伤的眼光,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连情感,爱,也不在乎了。爱也好,不爱也好,对我好也好,不好也好,唯有这样,才能快乐起来。所以,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是听不到快乐的,但眼睛可以,就象我们今天看到飘雪时的愉悦。“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冬天围炉煮酒的意境长盛不衰,它既能暖身,又添雅趣。约上两三好友,围坐浅饮,话天南海北,寒冷的冬季便开始温暖起来,人醉而酒不醉,酒至微醺为最美。当一个人不再沉沦于对物质生存的焦虑,才可以去寻找和享受情感。入夜,先生告诉我说,儿子在微信上发了一句话:“健身进入倦怠期。我的身体想家了。”我赶紧点开看并回应了一下:“上海下雪了,欢迎宝贝回家。”若你那里的雪迟迟未落,也不必心急。也许这一年的好冬景,就在落雪逢君的季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