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易 | 太极合参(壹)



在上一篇文章 玩易 | 四象合参(肆) 中,我们在初始四象阳气曲线图里,截取一段完整的阳气变化的曲线(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然后在外面再画一个圆圈。


我们会发现,这个图形和太极图有点相像。


那么,太极图真的是和节气相关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01


我们在 二十四节气 | 行秋之时 中讲过,“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总结得来的变化规律。


那么,二十四节气与太阳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


古代的农民,都是“看天吃饭”。


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太阳,因为太阳这个标志物太明显了。


太阳的出现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劳作和收成。


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人民就知道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夏至时,正午太阳影子最短。


冬至时,正午太阳影子最长。


所以,“二至”是最早确立的两个节气。


现在,我们在每个节气的当天,去测量正午太阳影子。


但是,我们这次并不是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度。


我们抛弃土圭这个工具,而是直接立杆,去标注正午太阳影子投射的最高点。(PS:这个过程其实稍微有点复杂,不会那么简单。大家理解原理就行)


我们会发现,每次正午太阳影子的投射点相连,并不是成一条直线的。


因为,地球总是围绕着太阳做“回归运动”。





从南回归线到北回归线,从北回归线又回到南回归线,一直循环往复。


太阳每次的直射点,都会变得不一样。


所以,这就导致了每次影子的投射点,也都不是在同一个位置上。


那么,全部的二十四个影子投射点相连起来,会是什么形状呢?


对的,你没猜错。


这些影子投射点相连,就变成了太极图。





这张太极图,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太极图不太一样。


但其实,这张太极图,才是最原始的实测图形和形状。


现在所流行的太极图,是在原始太极图的基础上,经过简化所得出的一种抽象化图形。


最开始最原始的太极图,是先民通过观测二十四节气的正午太阳影子,所得出来的图像。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的农事历法。


那么太极图,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虽然,简化后的太极图,无论是图形的位置还是图形的形状,都已经和原始面目不一样,是一种抽象化的太极图。


但是,它仍旧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下一篇文章,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下简化的太极图。




“ 


原始太极图,是最原始的关乎吃饭生存问题的反映,是传统农耕文化的产物。

——《玩易》少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