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被打了应该怎么办?各种分析有各种答案。
有支持打回去,也有说不能以暴制暴。我对小苗在外面被打的态度是,如果他没事,我也没事。记得有一次他和一个哥哥玩沙,然后被那个哥哥抓着沙弄到头上。我当时还是蛮生气的,但是小苗就像闹着玩一样,完全没有感觉。所以我只是简单说一句不能这样做,然后就继续玩。但是如果孩子的情绪不好,我会马上安慰他的情绪,也不是第一时间教他打回去。
我所以为以暴制暴不可取,因为不知道孩子哪一天就越界了,成了打人的那一个。并且成长的路那么长,我们也不知道以后在我们看不到的时间里孩子碰到的打人者是不是性格十分暴躁的小孩,孩子自身的安全比打回去更重要。
我每天晚上都会和小苗回忆白天发生的事,如果那天被人抢东西了或者被打了,我就和小苗说,“今天哥哥抢你东西了是吧,以后别人这样,小苗就说这是苗苗的,不可以拿,不可以打苗苗。”每天都会这样说,小苗现在也算是不惹事,别人拿他东西也不会轻易罢休的。被打的情况好像很少,所以主要还是看护人的态度。
在外打与被打的讨论总不会终结,也找不到明确的答案。只愿孩子能按着我们想要的美好愿望成长而不失偏颇,既不会成为小霸王,也不是那个软弱者,以后的事,谁又知道。
我今天更多的是想讨论,在家里能不能 打或被打。
我从来没有打过小苗的,有时候他特别调皮了,真有种气的我要爆炸的感觉,但是从来没想过要打他。小孩被打不是承认他愿意被打,只是因为他弱小的身躯打不过你而已。棍棒教育只是家长的无能,把情绪宣泄在一个不会反抗的弱小者身上。但是孩子终将会长大,长期在这个环境成长的孩子要不就是很暴躁,要不就是很自卑,把自己封锁在个人空间里。这两种后果都不是我们想看见的,并且也不是你说一句对不起就能改变的。代价这么大,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更好的方法。
但是小孩子破坏能力也是很能惹爆我们的情绪,在被小苗弄得很生气的时候我会让自己离开案发现场,自己看手机转移一下情绪。这样让小苗知道妈妈在生气,他一般都是立马跑过来各种抱抱撒娇示好,然后我会说,“妈妈爱苗苗,但是你刚才做的事让妈妈很生气”,这也是告诉他,妈妈永远爱他,但是他的那个行为让我很生气,我们要杜绝这个行为但是不是否定他整个人。
我在外带着小苗玩,经常听到孩子的父母或者长辈说,你再不回家就不要你了,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殊不知,孩子很天真,对我们说的话很容易当真,然后孩子吓得大哭,以为真的被抛弃,这种话比打更加伤害孩子。不过有时候孩子不肯回家真的很恼人,家长急着有事,而孩子又一种想玩到天荒地老才肯回家的态度,我碰到这样的情况,不会说”妈妈走了“而是改成“妈妈在家里等你好不好?”意思也是妈妈要回家了,你现在可以和我一起回家,不然待会要一个人回家,但是并不是妈妈不要你了。教育总是没有标准答案,谁知道对不对呢,但这样说了小苗都是很配合的和我一起回家,也没有哭闹,也许他内心自己盘算了一会呢。
打孩子是很多家长知道不对的,只是在当下没有控制情绪,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打家长,但是这一点好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小区,爷爷奶奶带孩子的多。我经常看见有的小孩闹情绪的时候会直接打爷爷奶奶,虽说不是很重,但也绝对不是开玩笑打闹,而是真正的把情绪发泄在他们身上。但是长辈们完全没有当一回事,还总是笑呵呵的说我家的不顺心就喜欢打我,还打的挺痛,好似一种炫耀我家的孩子力气大的感觉。我是无法理解的。
我们在家,从来都是对小苗说不能打爸爸妈妈。不管是他的要求被拒绝了还是因为他做错事被我们批评了。即便是轻轻的打也不行,孩子也掌握不了这个度。不行就是不行,并不是轻轻的打就可以了。当小苗打我们时,我们会很严肃的对他说不可以打爸爸妈妈,这不是强迫用我们父母的权威去压迫他,而是一种互相尊重,就像我们尊重他这个小孩子,也不会去打他一样。我现在的心得是,我们父母只要是觉得对的事情,对的话语就可以从小炮轰,当时不懂没关系,总会懂。小苗在家也很理解这个规则,在外面他也不会动手打人可能也是因为这个规则而获得的习惯。
不过也有另外的规则,生活总是没有一成不变。
有时候我做饭的时候,小苗就会在旁边的池子开着水龙头玩水,有时候他正在玩我又准备洗个菜时就直接在水龙头里洗,这时候小苗就会大叫,苗苗在玩,然后用手打我。我意识到是我做错在先,马上停下来,他也不会继续打。我倒没有怪他,只是因为他不会表达所以他才动手来进一步告诉我不能这样做。就像我们排着队结果来一个人来插队一样,如果不是成人的成熟思想控制着我们,我们是不是也很想去打他一顿呢。后来我每次洗东西之前,如果苗苗也在玩,我就会先问一下妈妈可以洗一下菜吗,他是很能理解的,在他答应了之后总是能等着我洗完再接着玩。
小孩这个小个体,时刻宣告着他是需要我们独立对待,需要我们同样的尊重的。
另外一种允许被打的时候是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比如我们经常玩枕头大战,用枕头互打。和孩子玩耍时也需要不停的力量互动的游戏。游戏时可以互相推搡,也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力气使对方摔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是可以作弊的,假装让孩子赢,好像这种故意输掉的方法不对,但是本身我们和孩子的力量就是不对等的,所以故意输能让游戏更愉快,更好的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絮叨了这么多,个人经验就是孩子在外面主动打人不对,被打了安慰情绪比告诉孩子打回去更重要。在家里打与被打都是不被允许,家长的以身作则才可以换的孩子的尊重规则。孩子的成长没有捷径,你粗暴的解决方式会让以后用大量的时间来弥补,而细水长流的教诲会让以后漫漫成长路更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