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田园

带了老式米糕回来看外婆,她十分高兴,一路上打电话问到哪了,还让外公到马路边来接我。免不了殷切关怀,外婆还拿出中秋节给我留的芭蕉叶粽子,说念着我那时候没来,她和姨婆各给我留了两根。

晚饭时电视机不能放了,两个老人相互拌嘴,以为是按坏了什么地方。我一看是小锅盖的授权到期了,安抚他们第二天给安装的人打电话升级,然后陪他们看了一出云南山歌剧碟子。外公一边看一边给我剧透。外婆还会纠正他说的不对的地方,很是可爱。

入夜前,灯影孤寂一觉醒来,才凌晨两点,听着蟋蟀此起彼伏开着今年最后一季演唱会,倒觉得格外清醒。轻轻拨开门栓来到院子里。秋夜凉如水,没有星光,灰白的天幕下,隐隐看见黑漆漆的竹林和高高的香樟树剪影。近处的竹篱,菜园子也只有些模糊的影子 。邻居的狗抬头看了看我,呜呜了一下,终究没有叫出来,又继续睡觉了。

我是带着任务来的。知道要来看外婆,爸妈老早就让我继续他们未完成的心愿——劝外公外婆到城里去住,一来方便照顾,外婆家交通实在不便。二来,也让老人们享享清福。

下午时外婆端出一箩才挖出来的生姜,得意的说:“你看我这姜好不好?”我边洗边问:“为什么是一坨坨的,不是长条的呢?”外婆说:“我栽的窝子姜啊!长条的是行子姜。要是前段时间不天旱一下,还要长得好。”

正好是秋高气爽的样子,阳光下绿油油的田野笼罩上一层金色的边缘。除了风过竹林的刷刷声,不见影子的乌鸦呱呱呱的干吼了几声,带着别的鸟儿也叽叽喳喳了几句,竟没有鸡犬之声。整个山野格外静谧,不由得问外婆:“怎么静悄悄的,人都去哪里了?”

“年轻人都出去了,老人们死的死了,有的跟着孩子搬到城里去了。”环视了一圈,入目尽是断壁残垣:“他们的房子也垮了啊?”“是啊,没有人在,泥巴瓦屋垮得快得很。”

“外婆,你和外公也跟我们去城里好不好?”

“好!”

“说的那么好,那怎么去了又回来?”

“城里住一下,乡下也住一下嘛。”

“那就住在城里嘛,我们现在经济都好了,又不缺吃的了。”

“我一天要吃一斤米哟!”

“不怕,我给你买嘛!那就不栽田土了好不好?”

“我没有栽啊。。。。你看我栽了啥子嘛?。。。。我就只栽了那么一点点。。。”

“是不是觉得城里不好耍?没有认识的人,生活也不方便?”

“嗯。在这里你外公不给我说话的时候,我还可以给旁边人邻居摆会龙门阵,还可以给牲畜讲话,周围环境都是熟悉的。去到城里就那么大个屋,你们都忙,舅舅舅娘也忙,旁边人不给我说话,一个人雾独独的。我自己随便摸索一下,一天就过去了,你们又常常回来,更闹热了。随便栽点啥子,也还感觉自己有用。”

对话到这里也就进行不去了。如果我不曾机缘巧合进入浙江山野,唤醒深埋的自然基因,我也会毫不犹豫的继续苦劝甚至强迫老人进入城里去。

可现在我开不了这个口了。我忘不了外婆端出来一箩姜时眼里的得意。也忘不了晚饭时外婆一边给我夹芋头,一边说:“才挖的,我专门煮的芋子崽崽”时的坦然。虽然还是常常和外公拌嘴,两个人却笑得比在城里的时候多得多。

农人的根基就是这片土地。一边咒骂辛苦,一边顽强的休养生息,农闲时羡慕一下城里人晚饭后可以压马路,待到春种秋收之时,收起闲思,开始耕作。树叶黄了又绿,燕子走了又回来。

近些年经济发展飞快,年轻人纷纷出去打工或者读书,带回来的钱把老人孩子们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利弊都很明显,孩子们的零花钱来的容易了,很少再有翻遍藤条找果实,墙角根下玩泥巴,更不要说小伙伴们坐在院子里躲猫猫,顶着一轮巨大的明月的记忆了。没有用心地玩过,就算抛入山野也看不见美。

好处也很明显,外公外婆再也不用为收成发愁。点的豆子枯死了,外公小小的遗憾了一下,不必为饱暖发愁,颇有些“种不种是我的事,长不长是你的事”的豁达了。

也正因为如此,我对劝老人进城这件事有了疑惑。中国式教育要求孩子首先要“听话”,然后又说老小老小,老人如孩子,所以老人多是被动安排的命运。我们何曾问过老人想要什么?因为他们自己也不一定说得出来。而且,把所有现实条件摆在面前的时候,这句问显得那么多余,问出来会被一堆道理强势埋没。

想起阿公七十多岁的时候裹着头帕在对面田埂上锄豆子,八十六岁去世前两个月坚持要回老家,直到去世前三天还拄着拐杖去小镇上喝茶,找儿时的发小聊天。分明大写的:“我还能独立生活,我并不是个老废物”。

人都是有圈子的,一下子斩断他们与土地的联系,抛丢开所有的记忆和荣耀,在城市里依附儿孙,屈居鸽子笼里,不见春种秋收,忘却四时节气,融入新的圈子何其艰难,他们的尊严与存在感,将如何安放?走在泥地里的刘姥姥和被当成佛像供起来的贾母,谁更快乐?我不知道。

在城市生活学得的逻辑、鸡血、理性,此刻在这片天幕下都那么多余。而我,渺小得随时可以消失在夜色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天空,父辈们有实际的问题要考量。看病、照管、防止意外都是切切实实的问题。还是丢给长辈自己去解决吧

凌晨的天空高远深蓝,四野无声,唯有鸡啼。晨露微寒,天地间不过有一个小小的我而已,纵然生于山野间,却很难再寻觅当年独自坐在屋檐下看大月亮的小姑娘了。

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80后平凡笔记。一起来听故事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874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02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676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11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37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3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60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660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1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6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06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3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6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7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1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2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下午4点从建德客运中心启程回杭。 因时间紧张,我打了个出租车过去。车子内很热,把手伸到窗外,凉风沿着胳膊一下子...
    行者马丢丢阅读 322评论 2 4
  • Hey Merry X’max When do you marry me
    CamillaLau阅读 241评论 0 0
  • 有几天没写东西了,新的一年新气象,希望大家新的一年好运连连、钞票多多。好了废话不多说,今天来说下swift实现扫一...
    Miaoz0070阅读 6,638评论 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