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现金流游戏
时间:2019.3.9周六
地点:淘屋
银行家:陈丽霞
首先澄清下“出圈”是什么意思?
在游戏里就是实现某种程度的财富自由,非工资收入>总支出;
本次选的职业是秘书,是和上次玩的一样的角色,这不是一个很难的职业,但是上次的出圈率只有8%,这次终于出圈了,算是阶段性小成果;
本次游戏一共做了3笔投资,2笔在上半场,分别是:MYTU4股票和4室公寓;
最后一笔出现在倒数第5场左右,是一栋12套公寓住宅,也正是这最后一笔交易增加了2400的非工资收入,帮助我直接出圈,快车道玩了3轮,没啥感觉竟然,感觉情绪没准备好;
印象最深刻的投资:
总体来看,这次游戏,感觉自己的运气挺好的,基本资本的时间都把握的还可以,比如10元买了MYTU4之后,立马就涨到40,然后用获得的资本开始抽大买卖,顺势买下4室公寓,后来公寓卖了之后,就又立马买下12套公寓,一环套一环,运气不错。
回想起来,我的第一桶金的获得其实是直接导致我后面的投资的购买力的,也就是10元的MYTU4股票究竟要买多少股的问题,以前玩的时候,只会看眼下现金的情况决定购买力,但是参加完银行家培训后,我尝试了量化能力范围内的购买股数:作为秘书,880是我的现金流,银行存款是710,总收入2500,一个孩子成本140,
所以我做了以下计算:8000+710-140-2500-800=5270,所以我购入了500股;
下一轮涨到40的时候,一下子获得了2w的第一桶金,帮助我买了下面遇到的4室公寓(首付2w);
所以我最有印象的投资就是这个股票的量化购买了。
游戏里一个困惑我的交易:
就是我抽到了一个游戏软件公司,需要首付5000,投资收益率为0,现金流也是0,当时手里钱不多,需要贷款才能买得起,所以我就问谁想要,结果潘辉同学就很想买,最后他花了很少的钱拿走了,但是我其实看不懂这笔资产的价值,后来了解到这笔资产在游戏中的变现特别的可观,但是不确定性较强;最后也是没有变现,而成为潘辉同学手里的不良资产;
游戏和生活的联系,在银行家的点评中,我有这几点收获:
1、基于上面的量化操作,反映到生活中,自然就是量化自己的财务状态,最基本的就是从记账开始,了解自己的损益表,知道自己的收入和支出的钱,还有资产和负债的情况,以便更好的规划量化自己的资产配置;做好开源节流,清楚哪些是必花额,哪些是可以去掉的;
2、我玩游戏时生孩子的机会不多,以前没关注,觉得生孩子挺麻烦的,都在付出,今天也向陈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但是她给了我很好的思路,问了我一个问题,她问:你要怎么做才能获得现场别人的关注?抱住现场大款的大腿?
生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想没想过,生了孩子,你可以向大款讨要红包呢?说辞:以后孩子喊你干爹,大佬不得多给点啊,这样可以给自己积累原始资金;
3、如何在游戏中,除了关注自己的交易之外,还能关注到身边的人,比如旁边的大佬需要什么?用更开放的心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只关注在自己的身上,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群人就不一样了;比如和旁边的大佬私下达成结盟协议,互相帮助,比如:你帮他前期成功,他帮你后期出圈,类似这种结盟。
其实困住我们的就是我们的惯性思维,生活中,这种情况更是常见。
4、谈判需要技巧,观察别人的情绪;当你获得一个对自己没那么好的资产的时候,不代表不适合别人,那么你如果以最划算的价格卖给别人,这就需要你对别人的关注了,同时也需呀了解别人最想要的是什么?一笔交易能买多少钱?有的时候不是看你资产本身的价值,而是看你的资产对于他意味着什么?如果他因为你的资产可以直接出圈,那你完全可以要他出圈后的留下的所有钱;如果大家因为你抽取的市场风云,获得了大把大把的收益,那你为什么不能向大家讨点彩头呢?这些都是之前游戏中从来没有想过的,但是试想一下这个是生活呢?
对生活的改变:
1、开始记账,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可以用app:口袋记账;
2、仔细研究被陈姐强烈推荐过无数次的两本书:《爱的五种语言》《非暴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