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请假在家有事,正忙着,突然手机响了,是单位的电话:“不好意思啊,知道你请假了。但这份材料要得太突然了,上午就要报到党政办,还请你辛苦弄一下啊”。
这可是一份浩瀚的材料啊,要整理多年来的工作实绩,并要结合具体事例。虽然以前也写过这方面的类似材料,但苦恼的是,这些材料都在单位的电脑里呢。
单位又远,来回跑,一个小时就耗路上去了。可事情也不能不完成啊。想着,我的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正犯难的时候,突听一边放假在家的儿子问:“老妈,怎么了?看你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啊”。
看着他年轻的脸,我突然想到自己总是跟他碎碎念——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不能绕道走。此刻,自己怎么可以知难而退,自打自脸呢?
于是,我简单告诉他情况后,迅速运转自己的思维,考虑怎样高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对了,我可以请办公室的同事帮我远程啊,这样就可以把我单位电脑里面的相关材料都发送到家里,然后再整理不就可以省时省事了吗?
想到这里,我一边打开了笔记本,一边给单位同事打电话请他开我的电脑。是位年纪较大的老同志,不会远程。于是我一边截图给他看,一边在电话中教给他远程的步骤。
终于,我控制了办公室的电脑,几分钟之内,想要的材料全部发回了家。把材料一一打开,选择自己想要的,剪切、粘贴、整理,前后大概半小时吧,完工!
把材料发给了单位,我笑起来,对着旁边的儿子炫耀:“看,老妈厉害吧”?
儿子也配合地吹捧着我:“我老妈,宝刀未老啊”!
我们一起朗声笑过之后,我正色说:“小子,今天这件事告诉了我们几个道理呢”。
“几个道理?没那么多吧,我看就一个——迎难而上”!儿子脱口而出。
“对,这是第一个。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儿子笑着说:“我知道的”。我也知道他知道,因为这是老生常谈了。但我总觉得反复强调,效果更好,于是逮着机会就会重复一下。
“第二个就是,我们要做一个有条理的有心人。比如说这些材料,我们写过了,就要分门别类地把它们收藏起来,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日后的时间和精力呢。比如今天,若不是老妈平时就这样做了,刚才哪能那么快就把需要的材料都找到”?儿子深深点头表示赞同。
“第三个就是,我们要持续学习进步,这个学习包括各方面的学习,比如烧菜做饭、电脑新技术等。这种学习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也更便捷。象今天这个远程电脑,帮老妈省下了多少时间啊”。
“是啊,不然要专门去单位呢。那样来回跑在路上的时间都够整理这个材料的了”,儿子由衷地说,还顺便又打趣了一句:“那谁啊?我老妈呢”!我配合着他高高地仰起脸,做了个骄傲的表情,母子忍不住又大笑起来。
“第四个,其实也是老妈要检讨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做行动派,不要拖拉”。儿子停了笑疑惑地看向我,眼睛里写了个大大的问号。
“上次跟你说的百度网盘还记得吧?相当于在网上给自己建了个大房子,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存在里面,然后随便在什么客户端,电脑还是手机,只要有网的地方都可以随时打开你的房子,拿出房子里的宝贝”。
没等我说完,儿子就热烈地开口了:“我记得啊,我正用呢,非常方便啊”。
“老妈早就想把这方面材料存网盘里面去的,可是七岔八岔的,至今没有存。不然,今天就更方便了,根本不用麻烦单位的同事远程,直接上网盘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要做行动派,想做就做,是吧”?儿子抢了我的话,又清了清嗓子,故作庄重地模仿我的声音说:“我再补充一条啊,我们还要学会及时反思总结,那样会让我们持续改进,越来越走向完美”!
我哈哈哈笑起来,臭小子,这是我经常教育他的话呢!
总觉得,这种信手拈来、就事论事、结合生活实际的教育,自然而及时,毫不刻意,孩子会更容易接受,效果也会更好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试着寓教育于生活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