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2日(第191天)
很多人谈到写作,都有些恐惧,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如何写。我以前也有这种恐惧,只是在这次持续写作,通过一些方法克服了。因而能够持续写作到现在,日更1000字左右。
(1)尽一切可能降低执行难度
对于一个刚开始写作的人来说,起步还是比较困难的。而做一件困难的事情需要耗费很多意志力。开始写作的前几天由于新鲜感,不需要耗费多少意志力。靠着这种新鲜感可能还能坚持下来。但是时间稍微长一点,新鲜感没了,就要调动过多的意志力来维持写作这件事的执行。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放弃。特别是在比较忙碌的时候,就更容易丢掉这个困难的事情了。我在007不出局看到过很多刚开始兴冲冲的开始写作最后坚持不下来的人。
因此,从一开始就考虑降低执行难度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如果写作这件事就像吃饭一样简单,每天只需要花费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坚持下来就非常容易了。
那么如何降低写作这件事的难度呢?
(2)最小执行系统
形式上要足够简单,采用最小执行系统。所谓“最小执行系统”就是符合自己最简单需求的执行系统。在这个执行系统里尽量减少项目。最小执行系统开端,也是入门。之所以要用最小执行系统就是避免完整的系统难度过高给自己造成压力。
而写作的最小执行系统,其实就是写。只要开始动手写,别管写什么,写作这件事就开始执行了。
我第二段写作历程是从今年(2022年)2月2日写晨间日记开始的,到现在190天了,基本没间断(因为在第4天时断了一次,所以只能用“基本”了)。晨间日记的格式很简单。开始的时候只有4项“反思”“感恩”“好运”“运动”。虽然以现在的标准不符合“最小运行系统”的原则,但是已经够简单了,每天半个小时就可以搞定。“感恩”“好运”“运动”这三项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反思需要稍微花些时间。就是回顾昨天做的事情,遇到的人,总结一下有哪些经验,有哪些不足,怎么改进。这个“反思”一般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写两三百字。其实,当时写的时候,并没有字数要求。不知不觉地就可以写两三百字。我第一天写晨间日记,写了四条,两百多字。后面几天最少的时候写了127个字。内容都是哪些事情做的不对,下次不要这么做了,比如不要刷抖音,不要打游戏……
这就是我写作的开端,足够简单,执行起来非常容易,写就行了。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写这一两百字就算写作了吗?对写作能有帮助吗?我可以肯定的回答,这就是写作,我现在每天很轻松地可以写1000多字,就是从写一两百字开始的。
(3)写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内容上也要尽量降低难度,可以写与自己相关、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一个很简单的思考就是和自己相关,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不需要过多地调研,查资料,在脑子里想就行了。比如,解决“让自己坚持锻炼”和“让一个陌生人坚持锻炼”的问题,难度就差别很大。同样是坚持锻炼。主体是陌生人的时候,需要花时间了解他的作息习惯、身体状况等信息,而主题是自己的时候就不需要,因为自己对自己各种信息非常了解,难度就大幅降低了。
那么什么与自己相关且有用呢?自己日常遇到的事情以及解决方案就是一种“与自己相关且有用”主题。比如,怎么早起,怎么与伴侣沟通、怎么与同事维持好关系,等等。我以前经常和网友争论,浪费了很多时间,我就做复盘,并得出结论“不和陌生人争论”和“只论对错,不争输赢”,之后有又写出了“讨论的原则”。后来发现观察正反双方的说法也是有价值的,然后就迭代出了“观察者思维”并给自己写了一份“观察者指南”。我一直在做投资,而投资是个概率问题,于是我就思考了很长时间概率问题,不同时间共写了十多天八千多字,最后迭代出了“参与概率游戏的原则”等等。最开始写的时候,我是绝对不可能去写“彩票”的问题的,因为这跟我没什么关系。直到我关注了一个项目,很多人都说经济系统不可维持。于是我想到了彩票,彩票是如何稳定运行这么久的?于是“彩票问题”就成了对我有用的内容。
(4)不拘一格,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我在晨间日记里写的东西没有固定主题,其实我觉得也不用特定的主题。生活和工作不是个命题作文,需要随机应变。遇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需要什么就写什么。不要在意别人对自己对的内容的看法,因为这是写给自己的,和其他人没有关系。心里想着“我乐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别人管不着”。我曾经跟一个向我了解写作的网友这么多,他回复我说:这可以称为自嗨式写作。“自嗨”式写作这个说法还挺形象,可以作为刚开始写作的一个选择。
(5)完成比完美重要
完成“写作”这个动作比写好重要的多。只要完成这个动作了,就意味着,持续执行了写作这件事。不用在意写的内容是不是好,逻辑是不是完成。刚开始的时候对自己宽容一些。我最开始写作的时候甚至都不排版,不纠正错别字的,就是为了降低执行难度,避免给自己造成过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