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个人活动后感想,如有错误,敬请指出
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年轻人就是要多折腾,与其在家葛优瘫何不出来既能涨知识又能见见俊男美女饱眼福。今日丘老师带领小伙伴们在茶香四溢的撒拉亭开展线下拆书活动。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线下拆书,第一次参加丘老师的拆书。丘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浑身上下充斥着让人信服的气质,个人魅力爆棚。他的话语十分温柔容易让人接受,拆书方式十分接地气。按书所述的方法论经过这么一拆变得通俗易懂,并且能顺其自然地运用在案例中。
本次拆解《被赋能的高效对话》其中一个部分,主题为:如何做一位不给建议的赋能者
报名贴是这样写的:
朋友向你请教,你好心给了很多好建议,他/她却不领情……
朋友失去信心,你想给他/她加油,言语却苍白无力……
建议无效,怎么办?开启提问的力量吧!
首先值得一赞的是必不可少的介绍环节。这跟此前参加过的活动的自我介绍不同,这次是两人成对,用五个问题的问答来了解对方,并且用自己所获得的答案来介绍对方。这种介绍方法让人眼前一亮,充满新鲜感,更重要的是能让大家很快融入气氛,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更快的熟络交流。此处被一小伙伴用十分美丽的语句赞扬了一下,让我得瑟了一下午~~
然后进入拆书环节。拆解片段1就摆出了问题——怎么才能做到不建议又能赋能呢?那便是把建议转换为提问。正如报名贴所写,很多时候建议却容易落得好心办坏事的结果,那何不由“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呢?
转化式的沟通者提问开放式的问题,不是告诉人们做什么。--摘自原文
每次给建议的时候就无意中树立的一个假设,把自己摆在比对方高的位置上去。无疑这容易造成一些不好的结果。通过提问来帮助人们发现自己内在资源,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找到自己所愿意的最好的选择。
片段2提出了一个我们所一直忽视的问题。在对于过去的事情或者问题,“如何”“为什么”这两个在提问中的运用。正如书中所举例子“你为什么开会迟到了?”这样的提问给予人们一种不适感——被怀疑,被指责,不被信任的感觉。然而这样的提问总会得到借口般的回答,更甚的是往往这些回答都带有消极色彩。
“为什么——因为”式的问题和反应收窄了选择范围,压抑了探索不同选择的能力。……“为什么”的问话中潜藏的建议就是“不要再继续了”。——摘自原文。
让我们转化方式提问:如何发生迟到这件事的?(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迟到了?——个人理解)把尖锐的问题转换变成较为温柔的提问,会让人更愿意继续沟通。
那么对于未来,“为什么”却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未来的一个重要选择,提问更多的细节或是背后的思考过程是极其重要的,可以理清思路、引发洞见并激励对方。……这种提问方式展示出你对个人的尊重,给了对方这样的期待:它们能够自己找到答案。——摘自原文。
也就是说,在运用提问的方式沟通的时候,多提问正面的对于未来的“为什么”,少提问负面的对于过去的“为什么”。
当然在对于一些必须要给出建议的,比如对方对所寻求建议的问题完全不懂的时候,同时,我们需要给建议的时候,可以列菜单式的建议,给予对方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局限于我们的思路中。
片段3进入案例环节。提出方法论来解决问题:
1.你想要的是什么?想得到什么?(找到想要的)
2.为什么这个事情对你那么重要?对你有什么意义?(赋能)
3.你可以怎么去做?(行动,列行动菜单。但必须基于本人所能达到的范围内。必要时可以对此打分,判断可行性程度)
通过反复性穿插提问以上三个问题,可以一步步由浅入深地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知道自己最终想要和最终想达到的目标,进而达到赋能的目的,并寻找到可行性方法,最后直到解决问题(困扰)。
每一次拆书活动都是一次让人热血沸腾的知识吸收过程,三小时的拆书,不只是拆解了书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确确实实与生活中遇到的困扰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每一个方法论都是黑暗中的一抹曙光,给我们提供了解决困扰的可行方法,接下来就是运用于生活当中了。学而不用是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