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叔又出书了,不出意外,主题和我预期的相差无二。一直在见证和旁观着罗振宇、Spenser、咪蒙、甚至更多的泽宇、波力……
三四年前无数的人都是一样得平白无奇,和我一样。区别是,数年下来,拥抱连接和敢于表达的人都在变现,他们的轨道早就超脱了许多人的想象,而那些曾经在股票群里大喊大叫冲杀的“高智商精英们”最近却开始问我:听说你们这行挺赚钱?Spenser就 这么发家的。
我摇了摇头:这不是主要原因。
社交的本质是个体之间的连接,可连接的触点和连接产生的价值决定了总价值。
上到商会、MBA圈、车友会、女性互助联盟、老乡群,下到微商、直销,甚至生活中的秒杀群、小区业主群……因为连接,个体的力量可以变得无穷大。社会的发达程度越高,连接效应对个体的要求就越高。
可惜的是,大多数的我们并没有学会。目前的中国社会在超一线城市打拼的白领阶层往往到过年时候都会变成“二妞”,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往往其父母也依然在做着传统生意参与不进现在的“国际化”,更多的看似家境优渥的青年在香港、欧美之类的城市依然挣扎依然孤独。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渗透到方方面面,这些局限因为时代的日新月异往往变得分外明显,生生的尴尬。
大多数人从优秀变得平庸,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用过去的眼光决定未来的工作模式。
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是审计,在我需要学习其他行业性质的时候,他的侃侃而谈让我震惊。他对于行业市场的敏感把握,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清晰规划,还有对于我的行业的深度认可……我问他:你如何能够做到如此?他说:开放的心态,遇良师。他说他既然在审计行业,暂时觉得自己性格很合适,那就好好做,于是通过广泛社交和定点推荐遇到了多家事务所合伙人,相谈甚欢成了好友。自己只是在复制和走他们成长的道路罢了。
同样的我还有一个朋友自始至终在会计专业毕业,考完会计从业,做着出纳,常常和我感慨:你的行业自主性真高呀,我都看不到我的前途,这是入错了行太可怕了。
他们俩,去年我曾经试图连接。后者却一直爽约,第三次我实在不想给他们连接了,她说:你要是真想介绍,把他微信推给我就行了,我有问题问他就好了。我推了,但据说他们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的联系。
如今在我的朋友圈里,前者已经升职了,后者却依然在抱怨着同事还有永无尽头的格子间。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呢?即使聚焦于专业领域的人群缺了高人指教一定会多走数年的弯路,用实践去摸索别人多年的经验总结,成长速度大概率上是缓慢而微弱的。
我们从出生就是一场竞赛,入学的排名,社会的结果导向……评价机制虽然有时候缺乏人性,不可否认的是,生命的价值因为个体崛起而变得熠熠生辉。
我有个朋友在妇协,直到35岁一路仕途顺遂,他很清楚的是,每一代人虽然只能给这个家族的阶级跨越推高到一定程度,但足够努力就已经无悔。每一个在我们看上去已经足够成功的中年人身上的焦虑往往只有他们才知道,这种不安全感催发的疯狂的买房、炒股、投资……
个体崛起的背后是家族崛起。
每一个在城市的我们,都在奋勇争先,为了明天而拼命打拼,承受午夜的孤独和怀疑,然后在第二天继续专业上阵。一个人总归是孤独的,每个人本质上是不喜欢绝对孤独的,喜欢被人认可,喜欢掌声,喜欢同行的人。
优质的连接让我们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这一刻我们开始长大;优质的社交让我们确定成功需要努力的方向,这一刻我们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