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叶丽雅 叶丽雅 1周前
今日本来想要不写了,感觉一日无事,制图进展才半,没啥好展示的,但忽然想起,最近几日都觉得平淡而顺利,似乎有几个小要点开始起作用:
其一,一早和W哥讨论约定和守约的重要,还搬出摩西律法来说事儿,W哥也没什么好反驳的了;
其二,提前协议日程,让每件事可预期,不至于每日在每件要做的事情上撕咬;
其三,自从我不吼,对W哥的吼叫也尝试玩笑改之的时候,真心节约了大量体力和心情,日子也平顺了。
值得小记录一笔。
今日三餐没拍全,早餐是羊角包配酸奶,苹果色拉,南瓜汤,加奶酪棒和几个沙糖桔;
午餐只炒了盘虫草花菜心;晚餐是卤鸡翅,昨日整肉片余下一些肥肉,熬油清炒了大白菜;
倒是做了2个点心:苦水玫瑰炖桃胶,加了无花果和树上干杏调味;晚上试了奶香蛋羹,比较清淡
每日读书
今天研究的东西其实颇为奇葩,早上听了梁东和龚琳娜一档节目,聊起曾侯乙编钟,想起之前在台北故宫和上海博物馆都遇到同样一个问题:所谓编钟一钟二音,我们知道它怎么能敲出2个音,原理和构成都大概有了解,但是,到底是哪两个音呢?是do-re、do-mi、do-do八度音呢?
台北故宫当时没有人可问,上海博物馆当时老师是讲春秋战国武器的,季札挂剑、鱼肠、干将讲得好,编钟是那几个音他就懵了~
于是今天一整天就是趁着W哥上课,找度娘,看相关视频,还找了W哥曾经留法、音乐素养极佳的声乐老师咨询。
这两张图都很赞,就是像素太渣,关键信息全看不到,也是醉了~
无论如何,最后还是老师给的信息相对可懂可读:65件曾侯乙编钟音域五个半八度(C2-D7,大字组到小字四组),钟与钟之间呈大三度与小三度的关系。
简单说,do和mi就是大三度,包含4个半音,re和fa就是小三度,包含3个半音,编钟双音,编钟的正鼓音和侧鼓音是和谐音的关系。
简直不要太厉害,数千年前的编钟已经按照十二平均律来演绎,比欧洲早了好几千年!
难怪孔仲尼这么推崇周礼、上三朝,后面世代,好像打打杀杀多,后宫秽乱多,不知何时开始礼崩乐坏。据说康熙、乾隆都曾铸过黄金编钟,都不能演奏,没有试过,不知真假。不过春秋战国到康熙,这中间也隔了2000多年,音乐史沿革似乎也是个有趣的话题,前日看的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有许多乐器。哪天再找找资料看,这十二平均律是何时又是如何演变成了只有宫商角徵羽五音的。
近几日每日都发现有趣的话题,我需要排下序了
关于作者:70后的身80后的心90后的率性恣意。
做过媒体、投资、咨询,是创新方法论的爱好者,商业世界的观察者,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图书2019年度最佳作者。然而,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于是,辞职在家,天天陪娃,日读一书,先还上前几年欠娃和父母的债。其他的,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