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家庭代际间的贫穷遗传这句话是在韩国读书时一个学妹和我提到的,大概意思就是上一代的父母基本上会直接决定他们下一代子女的人生(社会阶层),长远来看,这会导致整个家族发展是下降趋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父母多半会用他们惯用的人生哲学来教导子女,让子女们走他们认为最佳的人生之路。但是父母的思维是固定的,有限的,而社会的发展是无限的,充满未知的,或者说太多的可能性。例如,父母的职业是教师,属于工薪阶层,那么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多半也是工薪阶层的思维方式。所以,他们的子女成为工薪阶层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很庆幸的是,我的母亲在这方面没有很强的思维定式,她很包容我,总是鼓励我让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所以我的人生之路总是充满挑战和“野性”。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具备大多数母亲的特性,例如,对子女的宠爱,有过之而不及。在我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做一些大多数父母不允许甚至讨厌的事。例如,我为了做出韩剧里的大酱汤,买了一堆蔬菜,厨房被我折腾的“狼藉不堪”,来串门的邻居看到后,惊讶的说到,“你闺女把厨房弄这么乱,你也不管管!”。母亲则面带微笑,平静的说到,“这孩子非要做韩国的大酱汤,我也没见过,倒好奇她做出来是什么样子的,正好发挥一下她的创造性,至于厨房嘛,她自然会收拾干净的”。于是,我的大酱汤就成功的做出来了,虽然意料之内的难吃,但是最起码我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并且充分锻炼了大脑。再后来,上大学时,当很多同学都去辅导班兼职时,而我却决定自己开一家辅导班。母亲一开始是反对的,倒不是说赚钱的事,只是怕我累。后来还是耐不住我的软磨硬泡,转而支持我开辅导班。母亲负责拿下辅导班的地点和借用桌椅板凳。而我则负责招生宣传和上课。整个暑假,小赚了一笔,虽然只有几千块,但是这是我和母亲共同的劳动成果,我们对此都很开心。第二年,我们又开办了一次,有个学生家长非要给我投资,让我经营辅导班,但是我拒绝了,因为那一年我决定去韩国留学。母亲是一名的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不知道国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但是她说只要我想读书,只要我能保证安全,那她就全力以赴支持我。于是,我就这样出国读书了。可是,谁能知道我其实是个大脑不聪明的学生。我是从专科起步,然后专接本,最后出国留学。刚留学的前一年半,我是在自卑中度过的。因为韩语能力差,不敢与其他人交流,甚至常常遭到身边韩国同学的嘲笑,于是每天就是埋头学习看论文,除了睡觉,偶尔打工,其余时间都是在学习。这种情况我不敢告诉母亲,因为怕她老人家担心,更怕让她失望。可是我常常能收到母亲发来的信息,总是说,让我别太累,注意休息,你已经很优秀了之类的话。母亲的这些话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渐渐地,我发现付出有了回报,教授的课我能听懂了,韩语论文从一开始的一天只能看十几页,到后来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看完。最令我意外的是,最后毕业时我竟然和韩国指导教授一起回国参加了国际学术论坛,而我是唯一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报告论文,其他的都是国内外一流高校的资深教授。母亲知道这个消息后特别兴奋,她说她就知道我一定能做的非常棒。回国后参加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参与了清华大学的课题组,期间回村做问卷调查,母亲已经熟练掌握了调查之前的准备工作,因为之前我的毕业论文调查就是和母亲一起做的,她乐此不疲的告诉我,她要准备购买什么样的调查问卷福利物品以及确定了一些符合条件的被调查人群。就这样,谁能想到,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竟然也参与到清华大学的课题组调查中了。母亲的认知提高能力非常快,她说她只是一直在想着如何支持我的工作罢了。是的,在我前进的路上,母亲很少阻拦我,而是一直以我为主,支持并跟随着我的脚步。我没有像很多子女一样,过着被父母规划好的人生。反而,我的人生是自由的,充满了未知和可能。现在,我决定去大学里当条“咸鱼”,决定安稳度过此生。母亲表现的特别开心,说当老师多么多么好,尤其非常稳定,这个决定真的很棒!是啊,母亲也想和大多数的其他母亲一样,不求子女赚多少钱,只望一生安安稳稳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没有刻意或者硬性的强迫我,而是始终尊重我的选择。家庭代际间的贫穷遗传不仅仅是物质还有精神,虽然我最终的选择或许不会带来丰厚的物质回报,但是总体来说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普通农村人群,而且纵观我的家庭发展趋势是不断向上的。我想,我是有多么幸运能遇到这么棒的母亲,让我有足够的信心一次次的挑战自己,打破自己的能力极限。